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舍小家为大家,北郊黄垅社区抗疫母子兵余双兰刘凯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今年55岁的她选择为居民服务,这一坚持就是40多天。 面对随时可能感染的风险,他主动向母亲请战,为社区居民义务代购,每天往返奔波五十余趟。 “刘凯,我家里需要面条,请帮忙购买。” “好的,我马上去买。你稍等。” “刘凯,明天有配送的蔬菜吗?帮我订一份。” “好的,我记下了,配送的蔬菜来后我通知你。” “刘凯,我家老人的常备药没有了。” “别着急,我马上联系药店帮你购买。” “刘凯,我们居家隔离一个多月了,你看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个人帮我们理发。” “这个没事,我马上来联系。” “大家还有什么需求,不要出门,请及时告诉我就行。”...... 在随州市曾都区北郊办事处黄垅社区二小区蔬菜供应微信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对话,每一个需求者在最短的时间里都能达到他们最满意的效果。 这个刘凯,就是小区居民代购各种物品的志愿者,也是组长余双兰的儿子。 农历2019年除夕夜,黄垅社区二小区组长余双兰正准备与家人观看春晚,突然接到社区召开紧急会议的电话,不用问,这个会议一定与已经开始在各地蔓延的新冠疫情相关。 余双兰风风火火地赶到社区,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这是一个关于新冠疫情联防联控的会议,会议简单而又严肃,社区领导要求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并提出了要求和布置了任务。 今年55岁的余双兰接到任务后,从大年初一开始,白天组织组里党员志愿者对村里进行消毒,逐户排查登记武汉返乡人员,摸排小居居民人员信息,检测居民体温,甄别发热咳嗽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传达政府防控措施,规劝随意出行人员,代购生活物资等等。夜晚,经过一天的奔波已经精疲力尽的余双兰还要整理并上报相关信息,有时候甚至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原以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快就会过去,没想到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强,这场看似简单的疫情防控战开始变成旷日持久的持久战。随着出村路口被封闭,居民生活物资的进出面临窘境。 母亲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根本就忙不过来,儿子刘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是路口被封后,社区居民急需要代购员为大家服务。 “妈妈,我来帮你。”刘凯主动向妈妈们请战。 “当时心情非常矛盾,让他去,当代购员随时就有感染的风险;不让他去,看到这么多居民需要帮助,的确需要人手。”余双兰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后我思考再三,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请求,不为别的,至少能锻炼一下他的能力。” 得到母亲的支持后,刘凯立即着手建微信群,每天,刘凯时刻关注着微信群里的动态,只要居民有需求,他就及时解决:代购蔬菜、药品、代交燃气费、联系理发以及代购各种防控物资,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我没有具体记录过每天要往返居民和各代购点多少趟,应该不低于这个数,”刘凯伸出一个手掌,“五十趟。” “累不累?” “说不累那是假的,每天晚上回家睡在床上就不想动弹,但想到那么多居民需要帮助,我觉得这点累算不了什么。”刘凯说。 采访结束时,余双兰避开儿子悄悄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耳闻目睹和锻炼,我儿子想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