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汉子”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网讯】胡坤明、裴玲玲报道: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来袭,已在随州市淅河镇老街社区居委会书记岗位工作大半生的何建平,心里太清楚社区居委会当前的艰难处境。 老街社区位于淅河镇的中心位置,是一个拥有6000余户,1.8万余人的大社区。面临这个人口众多,地理位置复杂,人员层次不全的大社区,她毫无畏惧,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商讨抗击疫情的工作方案。 抗击疫情是命令,阻击疫情是责任,防范病源是生命,她迅速组织成立起15个专班,近45人,在整个管辖区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 专班同志日夜奋战,仅用了两天时间,共排查异地返乡人员1645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726人。 抗击疫情是工作更是战场,她在这场战争中从未退缩;老街社区的排查,每发现一名发热患者,何建平都亲自和社区驻点医生,去发热病人家里,测量体温了解情况。 在这个非常时期,接触每一个发热病人,都有感染风险,而防护装备稀缺的她们,只有一只口罩、一双手套和一件廉价雨衣去完成病毒排查工作。 基层的抗疫工作繁琐细致,因为已经退休,这些忙碌又危险的工作,何书记没有一分钱的工资报酬。可每天坚守一线岗位,忙碌并身兼多职的她,却从未在意这些利益。 白天在社区入住排查、晚上汇总整理,她吃住在办公室,一住便是四十多天,几乎没有一个晚上是十二点前睡觉。大家都劝她休息下,她却不敢丝毫放松警惕,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她深知,疫情虽然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但绝不能掉以轻心,防控已经到了最后一公里,老百姓已在家闷的时间太久,都想出来走动了,如果不将这最后一公里守住,所有的努力都将会前功尽弃。 抗击疫情需要智慧和勇气,真正阻击病毒的传播,需要做好每个细节。 她每天要接打近百个电话,询问患者及家属患病前后期,生活所有的细节,排查疑似接触,一个不漏、一丝不苟的记载每一个的活动轨迹,追溯病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在排查中,她发现有一户居民,全家共四人,就有三人患上新冠肺炎。更让人不解的,这三名患者并没有武汉返乡史,也没有与外地人有过接触,病从何来? 她经过反复调查核实,通过物业安保得知,患者的公公有医院临兼护工的经历。她把这个情况迅速反馈给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对此信息非常重视,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加强了各大小医院对护工、保洁工、安保人员等,这一易忽视的职务群体薄弱管理。 凝聚人心,苦中行乐!今年的三·八节,她为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庆祝我们女同胞的节日,她亲自编排了“三八颂”,由社区女工作人员朗诵,视频发出后,受到领导及网民们的好评。 农历的二月十九日是外孙的生日,因为女儿一家长期在外,只有春节才能回来相聚。那天何建平夜晚巡逻,不知不觉走到了女儿家楼下,她多想透过窗口与小外孙见上一面,可那时夜已入深,孩子已经入睡。 回到办公室,她怀着对小外孙的思念之情,连夜给外孙写了一首诗“亲亲我的宝贝,姥姥多想抱抱你!”。 出入卡口劝导、小区巡逻劝导、安抚群众情绪、组织志愿服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不允许半点的马虎大意,因为关乎着老街社区近两万百姓的生命安全。 虽然基层的工作不能铸就出轰轰烈烈的成就,但正因为有像何书记这样基层战士,“逆行”而上,踏上防疫一线,把党徽挺在胸前,用汗水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用行动为他们筑起最牢固的保护网。 用何建平开玩笑的话来说:基层工作人员每天都心怀侥幸的在坚持抗疫,侥幸过了就是最终的胜利,侥幸没过就成了亲人永远的回忆;这句话道出了基层人在抗疫岗位工作,平凡无奇的努力与舍己为人的担当;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我们也本不会意识到,就在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他们特别普通,特别朴实,但也特别了不起!这些平实无华的普通人,让我们心怀温暖安定,眼前升起希望,信念更加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