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市曾都医院 于 2020-4-9 09:22 编辑
曾医抗疫记之“钢铁侠”汪猛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肆虐荆楚大地,并迅速蔓延全国。面对这场亘古未有的严峻战“疫”,大年初二早晨,还在曾都医院老年病科值班的我,毅然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做为一名有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做为一名中层干部,面临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时,请把我派遣到抗疫第一线,去参加临床救治,我热血沸腾,斗志昂扬,深感自豪和光荣,更觉责任重大,请医院党委批准为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很庆幸我的请战书很快得到了回应,第二天,我被安排到感染科支援。初见新冠,严重而广泛的肺损伤,有的病人几近“白肺”;病人严重持久的低氧血症,高流量面罩吸氧,都不能缓解;新冠病毒的高侵袭力和传染力;医护人员和病人对新发的新冠肺炎的未知和恐惧,新冠病毒的狰狞面目让我感到无助、茫然,一丝怯意,一丝悔意。但当我身临其境,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看到一个个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区忙碌穿梭的身影,一张张稍显疲惫但依然朝气蓬勃的脸庞,听到一串串急促而稳健的脚步声,一声声亲切而温暖的问候……,战友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担当,深深感染着、激励着我。我们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正月初四,受医院委派去组建感染二区。我在开科动员会上,对全科所有同志说,“我们临危受命,希望大家在国家重大疫情的危急关头,抛弃一切杂念,抛开个人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协作,互相鼓劲,相互监督。加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干边学。严格执行防护救治流程。加强病人心理疏导及安慰。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从组织动员,物资调配,病区改造,到病人满员,我们仅用时48小时。 我的妻子周丽,也在抗疫一线急诊科上班。2月13日下午4点钟,她在回隔离宾馆途中,因劳累,神志恍惚,骑电动车时突然摔倒,左侧面颊部着地,昏迷了一两分钟,被路过的行人唤醒后,当时她只觉得面颊部疼痛,左边的胳膊腿擦破了点皮。一想到,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还在感染病区,她自己明天还要上班,她竟然没有告诉我。轻伤不下火线,咬咬牙,自己坚持骑车回到宾馆,涂了点碘伏就休息了。 直到晚上8点,她感到头痛剧烈,左侧面颊开始肿胀,不能张嘴咀嚼,眼眶周围出现瘀斑,鼻腔口腔不停渗血,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打电话告诉我。我把她送到医院,做了颅脑CT,发现她左颧骨及左上颌窦骨折。我一边给她办理住院手续,一边想到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在她住院期间,只能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病房里,没有人照顾她,陪伴她,我心里五味杂陈,眼泪禁不住就留了下来……。她却安慰我:“没事的,你安心上班吧!还要一个病区等着你呢!现在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比起他们我这都不算什么。你有时间的话,每天给我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就行了。” 当天晚上11点,值班医生打来电话:一位重症患者,在高流量面罩吸氧情况下,指氧饱和度只有60%左右,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立即从妻子的病房跑到感染二区,快速穿好防护服,冲进病房。这是一位71岁患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的男性患者。只见他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每分钟40次至50次;端坐呼吸,全身发绀,心率130至140次/分。考虑为危重症疑似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呼衰,心功能Ⅳ级。我们立即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以西地兰、呋塞米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多索茶碱静脉滴注……。 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我们一边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指导抢救,一边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我守在呼吸机旁,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呼吸机IPAP及EPAP值,一蹲就是2个小时。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透风,N95口罩压在鼻梁上,让我感到浑身憋闷,呼吸不畅;护目镜起雾了,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但当我看到病人指氧饱和度一点点儿上升,可以稳定在80%左右了,呼吸也慢慢平稳下来,病人转危为安了,我就像充了电一样,浑身又充满力量。 当天晚上,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我再也没有时间回到妻子所在的病房去看看她。 2月19日,妻子出院,她自己一个人跛着腿儿办的出院手续,又一个人跛着腿儿回到了隔离酒店。事后她和我说:“我要抓紧时间恢复,早日去上班,我可不想当逃兵。”“对不起,你是好样的!”我在心里对她说。 2月29日早晨6点钟,一阵扎心的疼痛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牙龈炎犯了,刷牙、吃饭、喝水都疼。吃了2粒甲硝唑,塞了1颗止痛栓,少喝点水,少吃点饭,我继续战斗。 3月2日上午8点,吃了两天的甲硝唑,但牙痛不见好转。口腔科因疫情期间,不能做根管治疗。那就再吃点芬必得胶囊,先止止痛。继续开工。 3月2日晚7点,几天都没怎么吃饭,喝了几盒牛奶的我,肚子饿得咕咕叫。牙痛却一点儿也没有好转。为了不耽误明天工作,就打吊针,吊点甲硝唑和甲泼尼龙吧!希望起效快点。 3月4日晚11点,打了三天吊针,今天牙痛好点了,能吃饭了。下午医院搞新冠肺炎防治指南及控感培训,坐了2个多小时,我感到腰部有点儿胀痛。这是我第十二胸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留下的后遗症,坐久了,就会腰痛,有时只能在办公室的长条椅上躺几分钟,然后接着工作。原本准备年前取钢板的,因为新冠疫情一来,只能推后了。 3月14日上午,牙痛又加重了,全身直冒冷汗,塞了一粒止痛栓,继续查房!实在是受不了了,向分管院长汇报了情况,立即做了核酸、胸部CT和血常规,准备做根管治疗。 3月22日下午4点,口腔科的医生冒着很大的风险,给我做了根管治疗,牙痛减轻了许多。 3月23日,今天是妻子复工上班的第一天,由于急诊科有的护士在隔离观察,人手不够,今天要上24小时的出诊班。她要戴N95口罩,真担心她的左颧骨骨折处扛不住。她却轻描淡写地说:“就是有点疼,坚持一下就好了”。 做为全院第一个主动请缨上前线的病区主任,做为全院唯一带着钢板在隔离病区坚守时间最长的医生,做为常年在内科系统业务量稳居前列的内科大夫,我,素有“铁人”称号。 什么时候取钢板,成了“钢铁侠”的梦想。我想一定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疫”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