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滴,体温36.3度。”3月14日上午,随县高城镇梅子沟村四组的贫困户张文秀戴着口罩,来到该村食用菌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门口,经过在此值守的村干部黄金财检测体温后,进入生产车间开始工作。“13日开始正式复工,此前因疫情防控停工近两个月。”
与张文秀一同复工的还有二组的王金凤等9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在疫情防护保障下投入到食用菌制棒工作。
“每天由村委会安排一名干部监测复工群众体温,做到定期消毒,落实分散就餐制度。”据合作社负责人黄河介绍:2019年合作社制棒35万袋,自种12万袋,出售种棒23万袋,当年创产值170万元,纯收入55万元,最高峰从业群众达50余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已错过了春栽食用菌最佳制棒、接种期,现在最多可完成10万袋制棒、接种计划,全部留为自种,预计年产鲜菇15万斤,创产值75万元,纯收入25万元左右,与去年同比经济指标都会有下降。
为降低生产成本,合作社又投资近5万元,改造返烧锅炉2台,新锅炉节煤环保,每生产一袋可节约0.1元,如果当年实现10万袋食用菌生产,可节约成本1万余元。
“新冠肺炎疫情对合作社生产影响确实很大,对参与管理的贫困农户经济收入也是一个重创。”梅子沟村党支部书记何高升说:“对此,我们正协助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联系工作岗位,让一部分人通过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同时也动员在家群众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确保已脱贫农户不再返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