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青少年体质数据一向是媒体关注热点。数据显示,大胖子和小胖子越来越多,有社科院专家对媒体称中国有12%儿童“超重”。此外,一份调查称中国12-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3月11日《南方周末》)
“小胖墩”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有专家建议,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减少“小胖墩”上。大多数专家的建议就是增加体育锻炼总量,加大校园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在减少“小胖墩”的呼声中,我们的校园足球发展起来了,我们的体育教师配置比例大起来了,我们的校园体育场地也宽广起来了。
无疑,加强体育锻炼,重视体育课程,是减少“小胖墩”的有效办法。但是,减少“小胖墩”,还有一个环节是不能忽视的。病从口入是科学常识,其实,除了病从口入之外,肥胖也多是从口入的,比如过量饮食。因此,为了让孩子健康起来,也有专家提出要控制孩子的食量。
除了控制孩子食量,提高儿童食品的标准,也会有助于减少“小胖墩”。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性早熟了,追究原因,竟是经常喜欢吃含有激素的儿童食品造成的,据说,含有激素的儿童食品也会造成孩子虚胖。还有孩子患上了奇怪的疾病,深究起来,原来也是儿童食品造成的。原本是美味飘香,没想到美味飘香的背后,藏着这么多祸端,真正成了“祸从口入”了。
肥胖的危害是巨大的,占据了儿童群体12%的“小胖墩”,是值得我们的社会警醒的。无疑,加强儿童食品管理,也是减少“小胖墩”的有效办法。笔者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消灭三无儿童食品。三无儿童食品多是小作坊生产的,这些食品虽然没有进入大型超市,却成为了校园周边商店和农村小商店销售火爆的商品。对于这样的食品应该零容忍。
提高儿童食品标准。眼下的儿童食品标准还很低,研发儿童食品的时候,一味的重视外观,重视口味,里面添加了很多导致肥胖的原材料。这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儿童食品其实就是祸水。
研发适合儿童的专用饮料。除了吃就是喝了,孩子喜欢喝的饮料多是碳酸饮料,这些饮料热量大,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监管部门应该要求饮料生产商研制适合儿童饮用的低热量的饮料。
减少“小胖墩”要依靠体育锻炼,也别遗忘了儿童食品的标准问题。(郭元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