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5|回复: 0

    [关注未成年人] 成长时评:把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复制链接]

    1963

    主题

    3万

    回帖

    37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379259
    发表于 2015-3-13 15: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开学伊始,不少南宁的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回校后出现“奇怪”的变化,变得爱喝水,勤跑厕所,有时还会躲在厕所玩。原来,一些小学出于安全考虑,规定学生课间只能在教室和走廊活动,但不能嬉闹、奔跑、喧哗。有的学校甚至不允许低年级孩子出教室。不满足于只能玩安静的手工和纸上游戏,猛喝水,上厕所就成了孩子们课间溜达的借口。(3月10日《南国早报》)

      还记得小时候的课间,下课铃一响,大家都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操场,踢毽子、玩铁环、扔沙包,大家在嬉笑追赶中都很快乐。每当听到这些,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总是很羡慕地说,那时的你们多幸福。

      现在的小学生羡慕原来我们单纯的幸福,缘于他们现在的不快乐。正如报道中提到的一样,很多学校因怕孩子出安全问题,招来家长的责难,不是缩短课外活动时间,便是不允许孩子嬉闹、奔跑、喧哗,硬生生地把本该天性活泼的孩子,逼成了课间只会呆呆坐在坐位上的书呆子。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在外面多玩一会,还变相地想出了多喝水、上厕所和在厕所玩拖把的鬼点子。这些鬼点子在让人忍俊不禁之时,心里总会升腾起一些不快的东西。

      笔者认为,束缚孩子的课间十分钟,其实是学校的失职和不作为。试想,孩子天性喜动,在教室呆呆地坐了40分钟,课间跑跑跳跳,一来可伸展肢体,避免变成小眼镜、小驼背、小胖墩;二来可醒脑提神,为下节课调整出好状态。如果学校以安全为借口剥夺孩子这快乐的“课间十分钟”,那显然是有点“因噎废食”。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学校主动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从细节处改起,让“家校衔接”更紧密、“家校互动”更高效,把校园办成另一个让人们放心的“孩子的家”;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理性看待运动中孩子的磕磕碰碰,给学校、老师以更多理解与包容。如果真不行,那就让家委会出面,征询所有家长的意见,定一个孩子活动的规则,让学校易于操作。再者,学校还可以购买校方责任险,如果出现学生意外伤害,校方可以减轻赔偿责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者,不是合格的教育者。请还孩子们“课间十分钟跑跑跳跳”的权利。(中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张培国)
    分享到: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