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者/雷雨 实习生/罗旎旎)大学生简历“注水”泛滥?近日,本报报道信用简历已登陆广东校园的消息引发关注。4月22日下午,一场主题为“大学生职业信用多方共建”的座谈会在广东商学院召开。
针对大学生简历“注水”泛滥的社会现状,有与会专家学者给出建议,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甚至可以将征信记录提前至小学入学开始入档。
参与座谈会企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各方代表都对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推出予以肯定。
“诚信是大学生的软银行,如果学生造假,就是没有诚信资本,聘人单位哪会用?”广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经理窦文安如是说。他表示,信用档案可以节省审核简历的人力物力,也可降低培训后随时有员工离开的风险。“如果有征信系统做参考,员工随意违约就要承担不诚信的后果。”
广商学生代表陈冰云分享了自己的操作体验,她认为往电脑系统输入信息之后,审核信息真实性的过程太长,而且也不确信诚信简历是否比普通简历更吸引雇主。她还建议增加实习信息,扩大信息量。
参与座谈会的一名征信专家听取情况后建议,建设大学生诚信简历,可借鉴国外征信系统的成功经验,可以考虑将征信记录提前至小学入学即开始入档,形成个人完备的信用体系资料。即便大学生被录用之后,员工的诚信记录还须由就业单位继续维护,让职业诚信记录像身份证号码那样,成为各人独一无二的真实品德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