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85|回复: 10

    读书十六观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发表于 2015-3-15 1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学问,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译文】
      学问,必须从自己人生最切要的方面来加以理解,那读书已是第二位的事情了。自己身上,人生的道理都已具备了,不需要外面添加进什么。但是圣人教导人们,需要读这个书时,大都因为虽然自身具备了人生的道理,然必须要亲身经历体悟过,才能懂得。圣人说的,都是他曾经历过的,体悟而得的体会。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师友只是发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

      【译文】
      学问,不论贤愚、大小、无贵贱,都应是人本来就该懂得的事。如果没有圣贤之人,没有许多圣贤之书,没有许多圣贤所阐发的明确的道理,难道就不去理会,弄明白它了吗?也仍然要去理会的。如今有圣贤说的语言,有许多文字,人们却不去学习。师友们只能是把道理阐发明确。个人如果不自己发愤向前,师友们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译文】
      通过读书来认识、体悟圣贤的思想,凭借圣贤的思想,去认识、体悟自然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开卷便有与圣贤子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

      【译文】
      打开圣贤之书,就发现自己与圣人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难道还不勤奋自勉、努力进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着这关捩子,方得。只认下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只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只认下着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担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

      【译文】
      读书时,应放宽心,道理自然会理解、懂得。如果心情非常忧愁,急迫,终无法悟出书中的道理。
      读书应了解书中的贯通处,不论东边西边,都能接触到这个扭转点才行。只低下头努力去做,不要思前想后,自有到达之处。如今说以前没有做过,又怕迟晚,又怕做不到,又怕那个太难,又怕自己笨做不出来,又怕记忆不起,这些都是闲说。只管低下头努力去做,不要关心快慢,很快就会有收获。即使是以前不曾做过的,现在更应下工夫将它完成。不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耽误自己的一生,不知不觉中年岁已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学者读书,多缘心不在,故不见道理。圣贤言语本自分晓,只略略加意,自见得。若是专心,岂有不见!

      【译文】
      学习者读书,大多是因为心不在焉,所以不能彻底明白书中的道理。圣贤的言语本来就明白晓畅,只要稍微用功,加以留心,自然会明了其中的道理。如果是专心致志地去读书,怎么会有不明白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董遇挟经书投闲习诵,人从学者,不肯教之。云:“先读百遍,而义自见。”栾城云:“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读书者当作此观。

      【译文】
      三国时的董遇平常总是带着经书,一有空闲就认真习诵阅读。别人来向他求教,他往往并不直接讲解,而是说:“读上一百遍,自然就明白了其中意旨。”苏辙也说过:“看书就像服药,服的多了,自然就会发生效验。”读书人应当从这些话中得到一些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颜之推云:“吾每读圣贤之书,未尝不肃衣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辞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温公谓其子曰:“贾竖藏货贝,儒家惟此计,然当知宝惜。今释子老氏犹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赵子昂书跋云:“聚书藏书良匪易事,善观书者澄端虚,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之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读书者当作此观。

      【译文】
      北齐颜之推说:“我每次读圣贤的书籍,从来都肃然起敬,衣冠整洁地阅读。废纸上写有五经辞义和贤达姓名的,也不敢拿来接触污秽的东西。”司马光对儿子说:“商人一心收藏金银财宝,读书人就只想着读书,要知道爱惜书籍。佛道两教的信徒尚且知道敬奉他们的经书,我们儒家难道还不如他们吗?”赵子昂在其书后写下这样的话:“收集书珍藏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善于读书的人,要意念专一,不生杂想,揩净案几,焚烧好香。看书时不能翻卷书脊,不能折起书页的角,不能用指头指点文字,不能手沾唾液翻揭书页,不能用书籍当枕头,不能在书中夹带名片,书籍破损要随时修补,不看书时要随手将书合上。以后谁得到我的这部书,请按上述方法实行。”读书人应当像他们一样养成爱惜书籍的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颜之推曰:“校定书籍亦不容易,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徐锴处集贤,朱黄不去手,非暮不出。尝诣其家曰:“吾直寄此耳!”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朱晦庵答杨元范书曰;“字书音韵,是经中一事,先儒多不留意。然不知此处不理会,却枉费了无限乱说,牵补而卒不得其意,甚害事也。但恨早衰,无精力整顿耳。”读书者观此。

      【译文】
      颜之推说:“校定书籍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没有把天下所有的书看遍,就不能对他人书籍文章胡乱涂改。或者那本书认为是错的,而这本书却认为是对的;或者是大同小异,或者是两部书都错了,不能偏信某一部书。”南唐徐锴在任秘书省正字一职时,用于校书的朱砂和雌黄从不离手,不工作到天黑不回家。曾经有一次回到家中说:“我不过是寄宿在这里罢了!”由于他早年就很精通字词训诂之学,所以他所校勘订正的书籍特别精审谨严。朱熹给杨元范回信说:“字书音韵,是研究经典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前人大多数都不太留意,岂不知在这个问题上不注意,就很容易主观臆断,牵强附会而抓不住真正的意思,害处很大。可惜我自己年迈力衰,没有功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读书的人应当对书籍的音义校正给予足够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0: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己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而坏人之才为之忧,则不敢惰,四益也。(张子《经学理窟》)

      【译文】
      普通人教育小孩,也会有所收获:约束自己不三心二意、随心所欲,这是第一个好处;教了别人几次,自己也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是第二个好处;面对学生自己一定要衣冠端正,讲究仪表,这是第三个好处;常常感到自己水平低下而误人子弟,并且为此担忧,因此努力不懈,不敢掉以轻心,这是第四样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