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菱 于 2022-4-26 09:03 编辑
党旗在领航,全家齐抗疫
曾都区文峰学校 刘爱莲
“幸福花园的所有居民们,请你们快速起床,带上身份证,带上手机,佩戴好口罩,马上到小区广场做核酸检测!”凌晨3点,嘹亮的喇叭声在幸福小区各栋楼房间巡回喊着。初春的深夜非常宁静,人们都沉睡在梦中,居委会张主任不顾料峭春寒拿着小喇叭,在一栋一栋楼房间高声叫喊。这已经是他连续第4天凌晨3点钟就开始叫喊了。
住宅楼在睡梦中苏醒,栋栋楼房依次亮起了灯光,寂静的深夜渐渐响起了人们活动的声音。
张主任是居委会副主任,今年已经58岁了。是一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2020 年春节期间,由于武汉疫情爆发,外溢到咱们随州市,他和社区干部、志愿者一同连续抗疫奋战3个多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负责的幸福花园小区,有4000多居民,有18栋住宅楼房,人口多, 人员杂,三流九教,居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很难管理。
这次,本市在对重点人员例行检测时,发现了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做出决策:迅速对全市所有人员做核酸检测,不落下一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将感染者快速筛查出来,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全市医务工作者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夜以继日,都已经连续工作4日4夜了。
“请带上身份证,带上手机,快速到小区广场做核酸检测!”张主任拿着喇叭一遍一遍的高声喊着。
小区里一遍一遍地回响着他嘹亮的喊声。
长期在社区基层工作,张主任深深知道小区里一些居民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社区干部反复的、耐心地说教、动员。于是,他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拿着喇叭在小区各栋楼房高喊,一直到早晨6点天亮为止。
今天是连续第4天了,他的嗓子有些沙哑。
突然,在明亮的路灯底下,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老伴带着7岁的孙子过来了。孙子脆脆的童声喊着“爷爷”,老伴给他送来了一壶热茶:“快趁热喝吧,刚才熬的薄荷茶,清热解毒,治嗓子的。”
张奶奶略懂一点中医,平时在家里阳台上花盆里,种植了薄荷、鱼腥草、三七等药材。
“一会儿我和孙儿做完核酸后,回家再熬一锅,天亮后咱儿子下夜班回来让他给熬通宵的警察兄弟们送去。”
他们的儿子是个人民警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和同事们已经在高速公路入口把守了4个通宵了。一来防止输入性病例,二来防止本市疫情外溢。昨天早晨值夜班后回家,嗓子也嘶哑了。
张主任接过老伴打开后递过来的薄荷茶,热热地喝了几口,不烫!他知道老伴是个细心人,一定是让茶温度刚刚好,才递给他喝的。
“也给婷婷熬一壶吧!”他嘱咐老伴,“虽说她是医生,但咱自家种的中药材更纯粹些。她已经连续工作了4日4夜,比咱儿子更辛苦、更危险。”
“放心吧!我多熬一锅,儿子夜班回来后让他给婷婷送去。”
婷婷是他们的儿媳,是本市中心医院一名护士。此刻,正在另外一个小区穿着防护服给居民采集核酸。
她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忙碌、焦虑,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了。
张奶奶一边说,一边牵着孙儿的小手向小区广场核酸采集点走去,时间还不到3点半,只有十来个人在排队,下沉党员戴着红袖章,拿着小红旗指挥大家隔着1米线排队。
张奶奶和孙子完成了核酸检测后,就匆匆回到家里。虽然是夜半,她和小孙子却睡意全无。她来到阳台摘薄荷茎叶,小孙子在旁边帮着忙。
“奶奶,我长大了要当医药科学家。”
“为什么呀?”
“我要研究、发明很多新药,治病救人!”
小孙子认真地说着。张奶奶欣慰的抚摸着孙儿的头,连声说“好!好!”
她知道,新冠疫情在中华大地上肆虐3年,一定有很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已经在心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在不远的将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一定会发明新药,战胜病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