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掏钱是个问题 刚开始恋爱时,李在彬和女朋友讨论过谁付账的问题,当时的结论是AA制,比如男生请吃饭,女生就请看电影,尽量保持均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在彬总是自觉地多付一些,AA制逐渐就变成“Aa制”,女生也习惯了男生多付或者全付。李在彬说:“在韩国,男女生的恋爱花销比例大概是5∶5,但在中国,感觉偏向于8∶2。” 不过,李在彬觉得:“男女交往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不是因为花钱多少。这个钱是花在了一起度过的时光上,不能说是花在了女生身上。” 桑田坦言,自己身边的同学谈恋爱,普遍是男生花得多。“有几个同学说挺羡慕我们的。他们的女朋友要这要那的,一到生日、情人节这些日子,还得主动问女朋友要什么,然后就得买。” 桑田说,“有些男生钱花得多,对女生的要求也就多,难免会觉得,我对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这么对我。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对于和女朋友实行AA制,有时男生会有些尴尬,用赵天择的话来说,“和男生AA没什么大不了的,和女生就不好意思了。所以,还是男生掏钱好一些吧。可一直让男生掏,压力真的大。”所以,能不能实行AA制,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掌握在女生手上。 曾皖皖说:“不管和谁谈恋爱,我都是爽快付账的那一个。花别人的钱总归不如花自己的钱爽,就算对方是男朋友。”曾皖皖的男朋友对此表示认同:“女生追求独立很好。如果一方面追求独立,一方面什么都要男人掏钱,那就太假了。” 赵天择认为,谁掏钱还得根据双方的家庭条件。如果一方月均消费1000元,另一方是3000元,就算维持正常生活,少的一方都会吃不消。 瑞凯后来也找了一份家教的兼职,每周到保定市下属的一个县里上一次课。做这份工作并不轻松,瑞凯晕车,但从保定到县里的往返车程就得两三个小时,工资一小时60元,一个月不过挣几百元。 男朋友心疼瑞凯,多次劝她别做了,瑞凯不同意:“我们都是大学生,又没结婚;就算结婚了,女生也得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挣多挣少是一回事,去不去做就是你的态度问题。男朋友在北京,住在海淀,做家教要去望京,路上也要一个多小时。既然他能为了我们的爱情去做这件事,我为什么不能?” 因为家里给的生活费较多,最初瑞凯花的钱比男朋友多,后来男朋友做了家教,就渐趋平衡。他俩之间还形成一种默契:瑞凯去北京,费用就全由男朋友出;男朋友来保定,费用就由瑞凯承包。 瑞凯说,自己周围不少女生谈恋爱是属于“倒贴”的。“我觉得花钱多少取决于家庭条件、能不能有独立的收入,以及今后要不要在一起。我有个同学,一直贴补男朋友,但那个男生不求上进,最后分手了。女生说:‘给你买鞋我不怕,给你买衣服我也不怕,但我怕的是现在的生活状态让我看不到未来。’” 瑞凯说:“我和男朋友决定毕业就领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