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菱 于 2022-6-4 18:41 编辑
位于鄂北大洪山北麓的随县三里岗镇小学“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的压台戏,是该校六(2)班的大型藏族歌舞剧《洗衣歌》,孩子们穿着红白相配的藏族舞裙,踏着藏舞的节拍,洋溢着满脸的笑容,一边大幅度的舞动双臂,一边放声歌唱。随着剧情的发展,欢快舞曲的宕荡回环,孩子们将西藏解放后“军爱民,民爱军”的鱼水深情,淋漓尽致地表演了出来,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孩子们边歌边舞的欢乐情绪,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将这场文艺汇演的欢乐气氛推至最高点。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
山里的孩子们没条件上舞蹈班,甚至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但他们能演出难度这么大、长达8分钟的大型藏族歌舞剧《洗衣歌》,确实不简单!4月下旬学校布置今年儿童节文艺汇演,每班需出1个精品节目,我就首推这个节目,但年青的班主任小温看过我给她的演出视频后,说:“这个舞蹈太难了,学生们学不会的!”我说孩子们的学习潜力大,我又有这方面的专长(我生在文革前,长在文革中,读五年级、初一、初二和高一4年没有课本,我的同学们读报或支农,我被选进学校文艺宣传队搞文艺宣传,背台词,演主角,学乐理,学乐器,学演唱。我们的任务就是下队为贫下中农演出,鼓舞他们的革命干劲。在这4年里,我们虽没有学到一点儿课本知识,但我们在文艺宣传队里倒学到了不少舞台演出技能),不怕他们学不会的,况且先前我指导过难度比《洗衣歌》更大的舞蹈《草原的春天》都成功了!这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一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好看的节目,肯定不好演。但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拼搏一把,就一定能学会,让孩子们在六·一快乐至极,终生难忘。
为了演好这部剧,首先就要激起孩子们的想演的欲望。我将歌舞剧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让全班学生欣赏。看着看着,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一起哼起来了,我接着问大家:“这首歌好不好听?”“好听!”“这部戏好不好看?”“好看!”我趁热打铁:“今年儿童节是我们一生中最后的一个儿童节,你们想不想在六·一这个节日把这部戏演给大家看?将我们最靓丽的童年拍成视频,留作一生的纪念?”“想!”“那好,请想演的同学赶快报名!”于是,前后陆陆续续有19个孩子报了名。
紧接着,准备排练。为了孩子们理解每个舞蹈动作,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歌舞剧的情节:这部剧演的是解放军解放了西藏,农奴翻身作了主人,从此不再受农奴主的欺压。解放军又为他们架桥,修路,盖新房,收青稞,他们从心底里感谢解放军啊!他们用什么来感谢解放军呢?她们跑到解放军的营房里,要为解放军洗衣裳。可解放军哪里肯麻烦这些藏族姑娘啊!他们就抢着不让这些姑娘们洗。小卓嘎灵机一动,就撒谎说她的脚崴了,支开班长,让同伴们为班长洗军装。班长“上当受骗”后,就趁姑娘们没注意,“偷走”了水桶,为姑娘们挑水。你们看,他们“军爱民,民爱军”的鱼水情,是多么深啊!所以,我们在演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藏族姑娘心里充满欢乐和感激之情,时刻要报答解放军。孩子们点点头。
歌舞剧《洗衣歌》包括歌、舞和台词。要演好这部剧,首先就要会唱这首歌。《洗衣歌》节奏欢快,拐弯多,好听但不好唱,我花了1节课的时间专门教唱。先教唱歌谱,再1小节歌谱1小节歌词地教唱,重点放在教拐弯多的歌词上,教他们唱准调子。
杨钰琪是个会操心的孩子,第二天上学时她带来了昨晚对着电脑屏幕一句一句抄下来的歌词和台词,抄了满满两页。我将它复印后,交给每个演员1份,这样对着歌词练歌时就方便多了。
演员,是需要天赋的。本来这部剧需要17个人演,通过几天的试排,发现有不少孩子演不了。17人的剧组人员既然无法凑齐,那就只能减少到13个人了,淘汰6个人。但为了保证后续有演员能机动,第一批就先淘汰了凡梓琳、丁金薇、喻锦宏、丁金洲4人。为了怕他们伤心,我先安慰他们:“我们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比如凡梓琳,字写得清秀,做事有条有理;丁金薇呢,会画画……老师佩服你们能勇敢报名,给自己机会,将来你们走上社会,一定是生活的强者、事业的成功者!”但3个女孩子还是哭了,她们是多么不愿离开剧组啊!我的心也是疼的!但为了剧组能早一天开展舞蹈队形的变换排练,就只能忍痛割爱了!然而随着排练的深入,发现还要迅速减掉1人,才便于搭档排练(原计划多留1人,演出缺人时可以作为替补,不料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在不减人,排练就无法进行下去)。这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还必须当机立断。我只能再次说明情况,安慰一番,又裁掉了动作协调性较差的蔡心怡。蔡心怡站在旁边,望着同伴,久久不愿离开,我的心难过极了,便再次安慰着她。正在这时,剧组里好多孩子一齐对我说;“老师,可以把蔡心怡留下来,让杨钰琪(饰演小卓嘎)和她做搭档一起跳,第一部分跳完后再一起下。”“噢,这个办法好!”好聪明的孩子们啊!献出一计,瞬间消除了蔡心怡的尴尬和我的心痛!
接着,就是全力以赴的排练,每天两节课,吃完午饭和晚饭,孩子们都会自觉地对着电子白板上的歌舞剧视频,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后滚动排练。遇到不会的动作,我们随时揣摩指导,3个老师密切配合:我和温老师每天指导孩子们排练,小潘老师在教室里守着没参加排练的学生搞学习。这段时间,每天早上醒来,我就看西藏文工团的演出视频,哼唱剧里的歌词,揣摩它的每个动作、每句台词,白天除了上课、改作业,就是排练,晚上回到家,再看视频,对比孩子们的动作哪些错了,哪些没有到位,第二天再纠正。
在这段排练的全天候接触中,我觉得孩子太可爱了!杨钰琪、郑雅琪两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舞蹈天赋,她俩手腕灵活,双臂柔软,肢体语言丰富,悟性高,节拍踩得准,她们的舞姿行云流水,太优美了!我们就让她俩不时地给其他孩子做示范。在排练中,杨钰晗操碎了心,一遇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办法,出主意,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张子怡、黄月月动作不规范,双休天就跑到同学家里找同学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六·一汇演中,她俩的动作也熟练了,和大家完全一致了。 15个孩子纯朴天真,他们敢于挑战,他们敢于拼搏,他们勤学苦练,他们互帮互学。他们每天至少要花两个小时排练,但学习却没有因此而耽误一课,相反,他们作业的进度甚至还比没有参加排练的学生快——他们的心始终是紧张的,积极的,快乐的!
在紧张、繁忙却又快乐的排练中,我们几乎忘记了季节的变换和对亲人的问候,六·一汇演的当晚,我才给远在美国的亲家打了个视频,说明了近一个月没有与他联系的原因和歉意,并把孩子们演出的视频发给了他,让他们全家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孩子们六·一的快乐。接着,我又给在广州带孙子的妻子打视频,不料她却责怪我20多天没有主动给她打过电话,说我“比总书记还忙!”她不知,我这段时间“忙”的程度,真的不比总书记低,只不过总书记“忙”的是“国家”大事,而我“忙”的是“孩子们”的大事。
《洗衣歌》演出结束后,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夸孩子们演得多么熟练,她们的笑容是多么灿烂,她们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借着舞台,孩子们和我们3位老师合影留念,全班孩子合影留念,好友之间合影留念,她们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啊!
回到教室,小潘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雪糕。班主任温老师给参加演出的孩子每人赠了一个笔袋,又给全班孩子每人一个棒棒糖。两个女老师都让孩子们甜在嘴里,乐到心里。“两位青年老师工资都很低,但她俩却花了这么多钱送孩子们礼物,我不仅工资比她俩高许多,而且这些孩子还是我教育生涯中的最后一届学生呢,我要送点儿孩子们什么呢?”我心想。经过思考,我决定送每个孩子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祝×××同学六·一快乐!”并郑重地签上大名,送给孩子们作为纪念。让他们今后写出最美的文字,最优的文章,最好的人生华章!
今年六·一,是孩子们最后的一个儿童节,他们尽情地唱啊,跳啊,笑啊,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我这个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孩子,也和他们一样兴奋,激动,快乐,一时竟忘了自己的年龄。一种辛苦、拼搏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成就感,沸腾在全身每一个细胞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个儿童节,不仅是孩子们最后的一个儿童节,也是我陪伴孩子们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这个有特别意义的儿童节,将永远定格在山里孩子们的童年里;这个快乐的儿童节,也将永远定格在我教育生涯的终点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