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经验总结—— 发挥行业优势,走好“最后一公里” 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按照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部署,我局创新机制,发挥行业优势,推动文明实践精准下送至基层,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科学谋划,营造文明实践所新局面。 聚焦实施定位,充分利用我局行业的特点,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在局党组领导下,随州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直达基层,发挥了精准协调、精准实施、精准指导的纽带作用,营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局面。 二是方向明确,因地制宜打造高质量活动。 我局主要负责同志统筹本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部署,并担任志愿服务总队长,履行好实践站建设的第一责任,我局文明实践志愿队伍时刻准备着,制度上墙,印发环保宣传手册千余份。在实践服务网站上发布志愿项目,统筹安排具体项目具体参加人员。在包保村镇及人流大的地方开展宣传活动,做到大面积动员群众,达到活动目的。做到哪都是活动场所,且有负责人员、有活动计划、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我局加强线上线下呼应互动,打造“零距离”文明实践服务。 三是关注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各项指标要求,我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上,积极发挥其思想阵地作用,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突出重点,常态长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助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开展文明单位帮扶贫困乡村、贫困群众,与村镇结对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四是提前了解,增强文明实践末端功能。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到哪里”的原则,我局文明实践站靠前服务,实行双向工作模式:对内,充分发挥实践站的功能作用,在本单位干部群众中定期开展青年讲党课、普法教育、文化沙龙、先进典型宣讲等特色实践活动;对外,积极回应广大群众需求,探索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组织百姓实践活动次数百余。 五是彰显特色,培育新时代需要的项目。 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文明实践载体,培育环保志愿服务项目3个,组织理论学习普及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重点打造了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借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重点工作进行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群众的需要,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的内涵,让理论、政策、道德、文化、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