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曾都区西城街道飞来土社区以渔网厂小区为试点,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业委会”的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子,推动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打造“三无小区”治理“样板间”。
党建引领 把小区平台“搭”起来
渔网厂小区位于玉石街20号,有居民楼3栋,户数75户,居民 197人,党员13名。该小区建于八十年代,属三无小区,自单位破产改制后,小区一直无人管理,环境较差,在小区党支部的牵头下,小区涌现出了一批热心退休业主代表,他们在小区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随后,社区党委牵头在小区推选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委会对小区开展自治管理工作。
业委会成立之初,大家不断反复思考,如何从长期管理好小区上下功夫,经过社区、业委会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并广泛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决定每年由业委会向住户收取48元卫生费,120元停车费,作为小区日常管理基金,结余的钱用于小区建设。同时,建立业主群,方便及时进行财务公开。
组织带头,让居民群众“干”起来
该小区老年人居多,很多老人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原因,经常将家中用不到的东西堆放在楼道内,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社区党委牵头在小区组建由业委会、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队,在楼道内开展巡查,并及时清理楼道杂物。同时,结合楼道堆放杂物引发火灾的现实案例,以贴近群众的方式向居民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以及楼梯间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自从业委会成立以来,我们业主感受到小区的服务管理有很大提升。”从管理混乱、矛盾频发,到井然有序、一片和谐。
在业委会的带动下,小区涌现出一批热心志愿者,从小区房前屋后环境入手,逐步让小区环境得到改善,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渔网厂小区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同时,感受到共同参与的喜悦之情。
业委会委员成善斌说:“我们业委会有5人,其中有3名是党员,平均年龄为60岁,小区居民多为同事、熟人,大家共商小区大小事务。”业委会成员们秉持一颗为民的初心,为小区安装门禁、规划停车位、更换照明灯、疏通管道……
群策群力,把群众力量“聚”起来
小区旧貌换新颜后,居民反映由于小区空间有限,居民人没有休闲“落脚处”,希望能新增一处活动室。这一呼声得到了社区、业委会的积极响应。社区组织召开“三方联席”会议,经过大家共同商议,用去年结余的5000余元管理基金,把门卫室打造成居民活动场所。但是经过初步预算,费用紧张,居民得知消息后,纷纷众筹,有的捐资、有的来现场帮工、有的拿来装修材料……,“邻里聚,聚邻里”,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终成功落地,携手画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渔网厂小区自治的成功案例,有效践行了“共同缔造”的理念,让居民切实享受到了共治共享的成果,延伸了基层治理“触角”,社区将在辖区内进行有效复制、推广,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