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成功开展2例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随州市中心医院在肺癌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随州地区经皮肺部微创介入治疗的空白,将为更多的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69岁男性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发性肺大疱、慢性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梗死病史,4月前因右上肺占位性病变在呼吸科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确诊鳞状细胞癌。经多学科会诊,因患者基础疾病多,身体状况差,同时患者心肺功能质量差,行外科手术风险较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谢灿果、主管医师李金林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选择经皮微创手术——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随即完善术前准备,局麻后在CT引导下将微波穿刺针穿透肿瘤,经过低功率2个循环的微波消融治疗,消融灶完全覆盖肿瘤,以期达到近似外科手术的根治性治疗效果。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肿瘤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是指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极性分子产生极高速振动,造成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0℃-150℃的高温,从而导致细胞凝固性坏死。由于辐射器将微波能量集中在一定范围内,故而能有效地辐射到所需靶区,微波热辐射在肺内有更高的对流性和更低的热沉降效应,且微波消融受到血流灌注的影响小,更加适合治疗邻近大血管的肿瘤。其优点主要为:微创、疗效好、靶向性强、可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操作简单、相对安全。
微波消融术的特点:治疗时间短,一个部位一般仅需10余分钟,微创不需开刀,杀灭肿瘤效果确切,治疗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技术。微波消融通过高温作用瞬间杀死癌细胞,与传统的热疗、放疗相比,对肿瘤的摧毁作用更直接、更易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根治性效果。
二、哪些患者适合做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
1.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耐受手术、拒绝行手术切除;经外科手术或放疗后复发的单发病灶,且无其他部位转移;
2.转移性周围型肺癌,一侧肺病灶数目≤3个,病灶最大直径≤5cm,无其他部位转移;
3.高危肺结节;
4.姑息性治疗。
三、微波消融术的相对禁忌症
1.病灶周围感染性及放射性炎症没有很好控制者,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破溃;
2.严重的肺纤维化,尤其是药物性肺纤维化;
3.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小于50×109/L和凝血功能严重紊乱者。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应在经皮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前至少停用5至7天;
4.消融病灶同侧恶性胸腔积液没有很好控制者;
5.肝、肾、心、肺、脑功能严重不全者,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无法在短期内纠正或改善者;
6.严重全身感染、高热(T>38.5℃)者;
7.预期生存期<3个月者。
四、微波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或重体力活动;
2.术后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请不要紧张,一般卧床休息可自行缓解,如咯血量增多,可予相应治疗;
3.术后第2天复胸部CT,观察有无迟发性气胸或血胸;
4.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3个月后再复查胸部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完全消融以及并发症等;消融后1-3个月内病灶增大,3个月后病灶保持稳定或逐渐缩小。以后每6个月复查胸部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复发、是否逐渐形成疤痕、肺内是否有新发病灶等。两年后改为年度复查CT。
经皮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
针尖上的艺术,守护肺部健康
经皮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是治疗肺癌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于不可手术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一些对比研究发现,其疗效不亚于手术及立体定向放疗。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循证证据的支持,经皮微波消融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将占有一席之地,而对于中晚期周围型肺癌,经皮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术既可作为减瘤、减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又可与多种全身治疗联合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诊疗地点
门诊: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院区普康楼三楼呼吸科门诊
咨询电话:0722-3252172
住院部: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院区世康楼七楼呼吸科三病区
咨询电话:0722-32523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