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孙宇峰 于 2015-10-9 16:37 编辑
中秋节前,老公提议去高城看望付本发大哥,说好几年没去了,不知道现在过得好不好。于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喊上朋友,带着月饼,驱车前往。朋友问我们是否知道路,我说几年前来过一次,因为是在乡下,七拐八弯的,肯定不记得,但可以问,那边的人都知道他的。 果然,一路上问了七八个人,除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以外,大家都知道付本发,也都非常热情地给我们指路。终于到了,付大哥正拄着双拐,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褂子,满脸喜悦地等候着我们。 一下车我就注意到他的房子翻修了,粉墙碧瓦,窗明几净。房前屋后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随县民政局的领导亲自督办,把我的旧房子改造了,院子也平整了。其实以前的房子也可以住……”说起房子,付大哥既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仿佛沾了公家很大的光。 因为朋友是第一次来,原本指望付大哥带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树,不承想他病了。“前段时间不是板栗熟了嘛,天天骑三轮车去城里卖板栗,山上的路太颠簸,腰部的囊肿病又犯了,不能走,这都打了好几天针了。”付大哥满脸歉意地说。 福利院的包会计自告奋勇带我们去参观。“板栗林在后山,以前也是付本发种的,都捐给福利院了。每年板栗熟了,我们福利院的老人们一起把板栗打下来,收拾好后拉到随州卖,一年也能卖几千块钱,补贴伙食。”包会计边走边介绍说:“就是这条路,一点都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就盼着通村路能修过来。” 说话间走到了一处村落。“你看,这条路还通往这个村子。我们跟镇上打过报告,但是镇上说上面下达的计划太少,轮不到这来。其实还不到1公里,真希望有哪个部门来帮帮我们。” 板栗林后面就是付本发多年前拖着残疾的身躯种下的树,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蔚然成林,郁郁葱葱。这些树、这片林他都捐给了集体。我问过他,虽然获得过很多荣誉,也得到过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他年近6旬的他每月的收入不足千元,还要靠劳动补贴自己及福利院的花销。 在他的院子里,停放着一辆三轮摩托。包会计告诉我们,前段时间,付本发每天早晨3点就出门,带着他一起去市里卖板栗。“有很多好心人帮忙,有一次市里的一个大老板把我的一车板栗全买了,送给厂里的工人。”付大哥说:“就是门前的路太难走了,不知道啥时候能修通。” 离开时,我又看到了付本发屋后那座桥,用两块水泥板搭起的小桥。桥通向后山的树林,是市里的一位领导专门安排人给付本发修建的。没有这座桥之前,他去后山植树要艰难地爬过那条一米多深的水沟。对这座桥我印象非常深刻,曾写过一篇文章《小桥大爱》,还在省里得了奖。期待着有一天,他门前的这条坑洼不平的山路能修成平坦的水泥路,让劳模在奉献社会的道路上走得更舒坦,也让社会的大爱温暖劳模的心。 因为关爱劳模就是关注社会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