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5-12-28 15:44 编辑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精神,近年来,我市各有关单位围绕扶贫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力求取得我市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如今,我市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各单位各部门深入到乡村,走到扶贫第一线工作,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随州市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与作战图: 按照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全市2015—2019年精准脱贫的总目标为:2015年起好步打基础,2017年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巩固提高、全面小康。实现全市126个贫困村、65437户、18.51万人脱贫。
全市精准扶贫路线图为:“177”扶贫攻坚战略。“1”是实现一个总目标:2018年全部脱贫,在全省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77”是实施7个“7”的工作措施。 全市划分了5个“战场”(各县市区、随州高新区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45个战区(乡镇)、28个主战区(贫困乡镇)、845个作战单位(含126个贫困村),市县乡村四级都制定扶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军事化管理、签订军令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限期脱贫。
精准脱贫标准和程序:“七步三公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对象要精准、扶贫项目安排要精准、扶贫资金使用要精准、扶贫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选派第一书记)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这就是所实施的“六个精准”的内容。 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我市采取“七步三公示”的步骤筛选出贫困户:即通过“政策宣传→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村级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第一次公示)→乡政府审核(第二次公示)→县扶贫办复审(第三次公示)”的办法确定。 然后,对照“四看”、“四优先”“七不进”的原则再进行核查。所谓“四看”就是:一看住房,农户有无土坯房和危房,居住环境好不好;二看家当,农户有无高档家具和车辆,家庭主业好不好;三看劳力强不强,农户有无病残人口,户主身板好不好;四看智力怎么样,家人有无失学文盲,精神面貌好不好;综合比较家庭居住条件、消费水平、家庭收入、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摸排出应该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退出和进入的农户。 所谓“四优先”就是:重病残疾(弱智)家庭优先、低保五保家庭优先、危房户家庭优先、贫困生家庭优先; 所谓“七不进”就是:村组干部家庭,有公职人员的家庭,参加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包括灵活就业保险),全家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的家庭,有轿车、客运车、货运车、工程车等大型机动车的家庭,有商品房的家庭,有实体产业的家庭,具备这七个条件的家庭不能进入。
精准扶贫措施:分类施策“六个一批” 1、开发扶持脱贫一批。 主要措施是:1.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及其加工业。加大贫困乡村特色资源、优势资源、闲置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贫困地区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现代服务体系;3.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4.大力推进“互联网+扶贫”。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贫困乡村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到2017年126个贫困村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到2018年126个贫困村实现电子商务网点全覆盖。5.大力发展光伏扶贫。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126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利用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稳定增加收入。 2、助学扶智脱贫一批。 主要措施是:1.切实加强教育扶贫。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水平,扩大覆盖面。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以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整合各种技能培训资源,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3.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3、低保兜底脱贫一批。 主要措施是:1.切实加强低保五保救助扶贫,及时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五保救助范围,适时提高低保五保标准,实现动态条件下的应保尽保。2.切实加强养老与就业保障扶贫。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县级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4、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主要措施是:加大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力度,确保每个贫困乡镇有一所“四化”标准的卫生院;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5%,贫困户参与新农合就医报销比例提高20%。
5、危房改造搬迁一批。 主要措施是:1.着力实施危房改造。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2.着力实施扶贫搬迁。按照应搬尽搬、应补尽补、应贴尽贴的原则,切实落实搬迁资金补贴及贷款贴息政策,补贴与贴息标准由各县(市、区)确定。
6、基础设施助推一批。 主要措施是:1.着力实施交通扶贫。2.着力实施水利扶贫。3.着力实施电力扶贫。到2017年底,全部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4.着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行动。通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使每个贫困村达到“九有”标准。 5.切实加强文化扶贫。加大贫困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支持村民自主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精准扶贫投入保障和组织保障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随州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 在投入上,全市建立增加财政专项扶贫投入机制;强化行业部门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信贷投入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帮扶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扶贫资源资本化投入机制;建立土地资产收益支持扶贫机制;建立扶贫投入县级整合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监管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依法扶贫,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做到: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部门扶贫责任;全面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1+N支撑体制机制的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强化精准扶贫规划的刚性约束;强化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积极营造精准扶贫氛围。 ——原载《领秀随州》2016年1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