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鱼龙混杂的十万异体字大军,也不是毫无应敌之策,至少有两条路可循。其一,约束异体字的使用。如“游”、“遊”统一使用“游”;“升”、“昇”、“陞”统一使用“升”。但是,别忘了提倡恢复繁体字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简体字“爱无心”,在他们看来汉字中的每个符号都有重要意义,都代表着不可剥离的文化内涵,岂能轻易放过?由此,“遊行”肯定不能写成“游”,以免让人误会在水上游行。“升级”也非得用“陞”不可,不然代表台阶的符号都被拿走了怎么升“级”呢?再举个例子,欢的繁体字“歡”有30个异体字,其中主要的有“懽、讙、孉、驩”四者。如果欢字被统一规定使用“歡”,很好奇“愛无心”的拥趸们会不会分成四派,分别要求“懽”要真心实意,“讙”要欢声笑语,“孉”要阴阳谐和,“驩”要人与自然平等,彼此你争我辩,非分个高下不可。
如果这第一条路走不通,那么只能选择第二条路——制定严格标准来区分异体字的使用。今后“游”、“遊”、“升”、“昇”、“陞”、“向”、“嚮”、“曏”、“櫓”、“艪”纷纷被规定好使用的界限和范围,原本可通的异体字被弄得像“歷”、“曆”一样井水不犯河水,谁若通用就是文字知识不过关。若如此,只可怜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已经够辛苦,将来还要掌握一大批差别原在有无之间,却被人为规定成非此即彼的形近字了。
“愛无心”、“親不见”似乎很有道理?网络上流传的段子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这段话点中了大陆社会矛盾中的一些症结,如内陆人口前往沿海地区工作造成的空巢老人问题,以及离婚率节节攀升、少女堕胎、工厂倒闭、食品造假、春运运力紧张、黑导游宰客等等不良的社会现状。似乎是汉字简化导致人们丧失了接受传统美德滋养的机会。解决之道,无如恢复繁体字。政协委员们的提案中甚至也以“愛无心”、“親不见”来强调恢复繁体字的紧迫性,可见这么一个段子还挺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