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孙宇峰 于 2016-2-1 09:33 编辑
盘点2015年随州推树的先进人物,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州好人”-----市城市防洪排水管理处二所所长唐勇同志。第一次听到他的事迹,是在全市第四期道德总堂上,在主讲人声情并茂的讲诉过程中,大屏幕播放着他在肮脏的污水中奋力工作的场景。虽然看视频闻不到恶臭,但每个生活在随州的人都知道,咱们的下水道有多脏、多臭,可他却在这又脏、又臭、又累的环境中工作了25年。所以,当他身披“随州好人”的红绶带站到舞台中央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热烈的掌声是对劳动者最崇高的致敬,也是推树这种“好人”的单位和部门的赞许。
曾几何时,我们的社会盲目崇拜金钱和权力,明星、企业家、官员所代表的成功人士群体受到民众的追捧。明星的一则绯闻都可以占据报纸的半个版面,企业家的头像出现在各种杂志的封面,官员被前呼后拥,受到身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而那些像唐勇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被嘲弄为“缺心眼”、“没本事”、“不会混”,活该干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报酬。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能正常运行,经济才能稳步发展。而如果全社会都只崇拜成功者、藐视普通劳动者,必然导致普通劳动者心理失衡,看不起自己的岗位,消极对待自己的工作,到时候受害的还是整个社会。
就拿笔者所在的公路系统来说吧,我们也有一群像唐勇一样的养路工,他们长年累月工作在野外,清水沟、平路肩、扫路面,工作虽然累,但十分重要,因为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养护跟不上去,路面就会出现渗水、坑槽,从一处小病害迅速发展为大病害,导致公路使用寿命提前终止。过去,养路工很有地位,收入有保障,心中有归属,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我邻居家的大叔就是一个养路工,记得有次下雨,本来是可以不上班的,他担心路面积水,穿着雨衣扛着铁锹就上路了,一路走一路排水。现在随着政策的调整,他们沦为弱势群体,收入低、社会地位也低,许多人都辞职不干了,有些路段因此而无人养护。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正在从政策制定到资金保障上予以解决。
因此,给予普通劳动者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关系到社会风气的优良与否,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能否享受到优质的社会服务。希望各级各部门在给予唐勇那样的劳动者崇高荣誉的同时,努力地提升他们的收入、福利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工作得安心、舒心、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