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拆除一堵墙建起一座桥
国庆前夕,网曝湖南长沙百余家机关单位拆除了单位的围墙和围栏,增加了不少市民休闲娱乐的场地,这一举动叫好声一片,点赞不断。这种打造“没有围墙的政府”,实行开门办公,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敲门问事”为公仆“开门办事”的举措,看似是拆除了一堵墙,实则是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连心桥”。
曾几何时,单位围墙好象成了一项“传统”,不论是哪一级的党政机关,都建在一圈高深的围墙里,似乎没有围墙就不成其为机关;就连最基层的乡镇机关、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的办公地点(现在叫党群活动中心),也大都藏在深宅大院里。可以说,机关围墙,成了中国“围墙文化”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机关围墙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潜藏着等级观念——我是官,你是民;我在围墙里高高在上,你到我这里就不能太随便。还潜藏着信任危机——围墙里的人对围墙外的人存一份疑虑,对老百姓存一份戒心;没有了围墙,好像就没有了安全感。在这等级观念和信任危机的背后,则隐含着另一堵看不见的“心墙”——党群干群关系之间不和谐的“墙”。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是万般无奈,都难得到机关大院里走一回;即使到了机关大院,也是一番小心谨慎,生怕举止言行让人笑话,或者受人喝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一些地方,正是受到这种“围墙文化”的潜在影响,形成了干部怕见群众,领导躲着百姓的怪现象;甚至导致在极少数地方,党群干群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我们的党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各级干部、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更是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生动写照,是密切这种关系的时代要求。群众能主动到机关来办事情、聊聊天、谈谈心,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支持,是对各级干部的信任。吃公家饭的人,理应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因为我们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代表了群众利益,都要由群众来评判,哪有领导怕见群众的道理?
拆有形的围墙容易,拆除无形的“心墙”难。湖南长沙拆除机关大院围墙,打造“没有围墙的政府”的做法,值得称道。他们变“敲门问事”为“开门办事”,自觉拆除“心墙”的探索,更值得鼓掌与喝彩。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热潮中,但愿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能下决心拆除机关大院的围墙、拆除横梗在党群干群之间的那堵“心墙”,打造没有围墙、没有“心墙”的政府,真正走群众路线,建起一座为人民服务的连心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