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5

    鄂国影踪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3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文摘自《领秀随州》杂志,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鄂国影踪
                    ——随史探秘之三
                                                                              刘永国
         西周时节,随国地域。突然有一天,大群大群的迁徙队伍自北而来。他们前有车驾,后有扶老携幼,前呼后拥。这一行人众至涢水、溠水三角洲后,惊喜不已,驻足不前。
         他们是谁?来自何方?
    安居之恋
         2000年过去了,历史长河湮没了许多往事,考古发掘往往又让它们鲜活如昨。
         涢溠三角洲上有座古镇,名叫安居,它南有起伏的羊子山,北有车岗缓坡,山与坡之间是涢溠二水冲积的小平原,土肥水丰,自古为汉东粮仓。
        上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涢溠三角洲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城垣走向依稀可见。谁的城垣遗址?是随国都城吗?但据《左传》所记载楚随之战的情势,随国都城应在氵厥水东岸,怎么到了氵厥水之西?考古界争论不休。
         2007年11月,忽报安居羊子山发现盗墓,随州市考古工作者闻讯抢救性发掘。结果抢救出了一批十分珍贵的青铜器,鼎簋尊彝,觯爵卣盘,计27件。更令考古工作者欣喜不已的是,27件古器中,14件有铭文。其中一件圆尊、一件方彝上铭文特别引人注目,细细辨认,上面“噩侯”字样十分清晰。考古人员、文物专家依据羊子山墓葬形制、器物特征、青铜器铭文,对照古文献分析,安居羊子山抢救性发掘之墓,系西周早期鄂国公室墓葬。
         无独有偶,羊子山此前也曾出土过青铜器,青铜器上有“噩侯”铭文。而且已发掘墓址周围还有墓葬。因此,有理由推断,安居一带曾为西周鄂国所居,因而留下了公室墓葬群,居留时日,至少应在两三代人以上。
        鄂国人虽为不速之客,他们对安居的留恋可以想见。

    北国之春
         鄂国是个有来头的方国。她的青春时期在北方。
         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史专家何光岳先生云:“一个以捕鳄为生,且以鳄为图腾的部族,便以噩为部族名称,在商代时形成了鄂国,地点在今山西乡宁县。”(见《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2月版)
         何光岳先生的论断,与史志的考证和记载是吻合的。《大清一统志》引《括地志》云:“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
         昌宁县是山西省的一个古县,现在叫乡宁县。《乡宁县志》对《括地志》的记载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鄂城:“今谓之鄂侯故垒”,即故鄂国的城堡。
         山西是中华古文明的源头之一,许多古代诸侯国在三晋之地萌生。噩部族由黄河而汾水,至迟在商代,建立了鄂国。根据史料考证,鄂侯,姞姓,黄帝后裔。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鄂侯占据汾水,拥有汾河平原的一部分,国力一度强盛。《史记▪殷本纪》云:商纣王“以西伯、九侯、鄂侯为三公”。西伯是周天子的先祖,占有渭河之塬,是商代举足轻重的部落,鄂侯与西伯、九侯并为商朝中央的“三公”,可见鄂侯当年气象非同一般。
         然而,历史总是由成功者操控,西伯举兵灭纣,商纣倾覆后,鄂侯的好日子也就随风而去了。周文王也对鄂侯还给面子,周成王则很不客气了,成王将弟弟叔虞封为晋侯。晋侯几乎尽夺汾水两岸方国之地。在改朝换代的夺地风潮中,鄂侯泪洒汾水,卷起铺盖走人,一路南下,先到洛阳北落脚,继而滞留白河(汉水的支流)之滨,在今日豫西南阳靠北的地方筑城为国,安顿举国男女老少。
         当然,前朝三公之一的鄂侯举国南迁,并非普通百姓逃荒,丧国的恓惶是有的,所携金银财货、鼎彝尊簋也是有的。因而,鄂国立足汉水上游的白河之滨后,迅速站稳脚跟,重振国运。典籍和地下文物都留下了鄂国南迁南阳的印痕。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去踪影
         鄂国既定居南阳,如何又出现在随州?说起来这鄂国也是命运多舛。
         周夷王(约公元前900年左右)时,鄂国先是助周伐南淮夷,受到了周夷王的礼遇和表彰,周夷王与鄂侯驭方宴乐酬答,甚是热闹。
         谁知宴乐刚撤,周夷王班师回京不久,鄂侯驭方突然变脸,率了东夷、南淮夷北伐,似有打回山西乡宁老家的趋势。
         周夷王挺生气,下令“伐鄂侯驭方,勿遗老幼”。今三门峡一带的虢国因受到鄂国的威胁,也加入周天子的讨伐大军。周、虢联军势大,鄂国之军败绩,鄂侯再次率部南迁。
         鄂侯的第二次南迁颇富戏剧性。后世只知他迁到了今湖北东部的大冶、鄂州一带,却不知他途径随枣走廊时,一不小心,“猫”在了今随州市安居镇一带。
         南阳位居随枣走廊北大门外,随州安居在随枣走廊南大门口,老鄂侯带着部众逶迤南行,随枣走廊的富庶,安居的山水与物产显然让他十分动心。心动不如不动,他累了,不走了。涢水与溠水之间,羊子山南北,鄂侯一屁股坐了下来,先支帐篷,再建城池。他安居了,楚国、随国却不安了。天上掉下个鄂国,弄得汉东之地拥挤不堪,如何是好?
         历史上未见随侯排鄂,却有楚国伐鄂。不知来时,也不知走时,至少有一代鄂侯静静地躺在安居羊子山上。
    又一代鄂侯长成了,为了避开楚国的咄咄之势,鄂国第三次举国南迁,落户于长江南岸的大冶、鄂州间。但最终,鄂国还是被楚国所吞并。楚王熊渠灭鄂后,封“中子红为鄂王”,从此姞姓鄂侯消失,芈姓鄂王取而代之。
         鄂侯的行踪渐渐远了,但鄂国的一部分(是北方携来,还是造于随地?待探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留在了安居那座并不宁静的羊子山,参与随地古代青铜器大合唱。那有着“噩侯”铭文的青铜尊彝,那黑亮而神秘的提梁卣,不屈不挠地描绘着鄂人文明的背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1

    回帖

    8764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764
    发表于 2014-12-3 13: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随州,爱我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云之尘 发表于 2014-12-3 13:04
    了解随州,爱我随州!

    随州市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329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574
    发表于 2014-12-3 13: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成音频,男声朗读,晚上听,更有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飞翔的鱼 发表于 2014-12-3 13:48
    做成音频,男声朗读,晚上听,更有感觉

    哈哈,这个想法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