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3|回复: 3

    感恩的节日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24 10: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感恩的节日
                                            包毅国
         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接受了恩惠,存报恩之心。这就有了许多不能忘记的日子,以一种隆重的礼仪来过这个日子,就是节日。据统计中国56个民族从古到今的各种节日达1700多个。节日是生养人们的文化之根,它有丰富的文化意境与象征,并注入了社会实功能。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节”是什么。“节”的繁写“節”,金文写作“                              ”,就是植物的坚实结节的部分。“过节”是要采取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这个非常的时间,艰难的时间。随州地区传说,农历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神农诞生的日子。这是中国的“圣诞节”。文化最简洁的表述,是梁漱溟先生说的“生活的样法”。
         文化发生有必然条件,随州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应早期人类生存。考古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我们的吃喝穿用住从何而来?我们要感恩祖先的发明创造,这就为我们祭祀先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州的先民叫不叫炎帝神农不重要,自己的生命和一切从他那儿来,必须报恩,值得我们虔诚地祭祀。慎终追远,中华民族在祭祀过程中就会聚在一起。很多人虽然人不能到场,但心是会向往这种聚集的。参与者有一种归宿感,观看这种祭祀也有一种欣慰。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生命来源与父母,父母来源于祖先,祖先来源于这片土地。“慎终追远”就是一种感恩。这种观念根植于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血缘关系之中,产生“祭先报本”的哲学意蕴,形成民族的文化自觉。这种崇祖祭祖的文化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古代的先哲。先哲们尊祖敬祖观念提炼升华,强化了这种传统,成为一个民族的思维定势。为适应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民俗文化,经过不断的强化,慢慢就形成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祭祀是我们普通民众对先祖在艰困环境辛劳创造的一种感恩。“寻根”就要知道,根是植物那些吸收土地营养的地方,劈都劈不开的疙瘩。根是苦的,根是情结。想到祖先的遭受的苦难,心里就不得过,这就是疙瘩和情结。这时,人们就会自发地把最好的食物、歌舞献给先祖。《随州志》记载:“至今神农庙,年年赛村鼓。”充分说明随州民间很早就有“祭先报本”的风俗,这就是随州人“生活的样法”。今天湖北省举办“世界华人寻根节”,其实是强化炎帝神农南方天帝这一地域指向,夯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意义。湖北省的战略就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战略支点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的期盼,是湖北省的目标和任务。这个目标和任务统领着多个层次,“圣地车都”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4 10:15 编辑

         中国人的农耕生活,需要集体的力量。这种集体的力量从家起始,到族和部落,再到国,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成为传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让一个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种“生活的样法”,自动地制定出一整套规范和要求,影响着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奔突在民族每个成员的血脉里,经过历史的积淀、延续,传承下来,成为民族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中华民族内心接受的思想源泉是炎帝神农文化,走到任何地方也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一个民族能延续5000年,就是把整体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离开了整体就被奴役,牛马个体的力量大于人,但被人驾驭;犹太人具有高智慧,被称为掌管世界钱袋子的人,没有国家,就被纳粹一批一批地送进焚尸炉。
          节俗是中国人最为典型的“生活的样法”,构成普通中国百姓完整的人生时间,让部分普通的人生充满期待、愉悦,让无数个个体凝聚成一个整体。国家是多元选择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整体,在生存与发展意义上,就必然和西方国家发生矛盾。中国的国家发展,仅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必须有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支撑。消耗资源才会有排放,我们的人均排放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发达国家的1/5,美国的1/7(《低碳战争》邓光奇、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说明中国人的资源消耗量很低。美国的终极目标消灭所谓的“专制国家”,就是要阻止中国分享世界的市场和世界资源,阻止中国发展的最佳手段就是让中国人离心离德。扰乱人心首先是从思想文化开始,“民主”反对“专制”只是一个说辞,欧盟、俄罗斯体制上属于“民主”类型,但美国仍然阻止其成为紧密的整体就是例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华人寻根节”就不仅仅是随州人的狂欢,其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巨大。“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总书记在阐述国家安全概念时说得很清楚,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的目的是保障国家政治体制安全。只有统一才能强大,只有统一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整体的根本,敌对势力总是绞尽脑汁地想造成中国的分裂。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们在推进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应该有更多的作为。随州的“神农庙村鼓”变成“世界华人寻根节”,就是为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寻找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寻根节的颜色、锣鼓、祭品,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兴奋,所有的祭祀者来自同一个祖先,必然产生一种亲近感、认同感,来到随州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就会对这个民族热爱。这种情感是人类的其他民族不可能有的,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群体价值观,是民族认同的标志。这种内心深处的感受和记忆,就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每逢佳节倍思亲。”联想到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与“矮化”,仿佛能过上“洋节”就是时尚。耶稣出生的那一天,为了利益炒作,那种喧闹让人觉得他就是耶稣的子孙,这些商家其实在不知不觉之中毁损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这“子孙”二字是泛血缘意义和文化意义,文化意义重于泛血缘意义。因为炎黄是人文初祖,所以中华民族准确地表述应该是炎黄文化子孙。炎帝神农是创造衣食住行的先祖,相对于黄帝征战的丰功伟业,似乎少了些深沉和威严。但这种祭祀是我们普通民众对先祖在艰困环境辛劳创造的一种感恩。我们献给炎帝神农的祭品,那是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的。家人食用了这些祭品,就能够得到祖先的庇护,在传统文化中叫“分胙”。“寻根节”就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开发出系列项目,吃随菜饮随酒体验随州饮食的文化活动。随州饮食食品祭品系列的开发,只要与文化融合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就看商家是否真正尊重传统文化。
          节庆不能让普通大众成为活动的局外人和围观者。普通大众不参与,就不会有记忆,没有记忆怎么可能有情怀,就进不了老百姓的血脉和集体的记忆。炎帝神农首先应该在我们老百姓的心中,然后才是建筑。我们在这个日子里缅怀追思民族的过去,展望美好的未来。随州人是炎帝神农的嫡传子孙,如果嫡传子孙的灵魂在先祖的圣诞日,也没有栖息和回忆,那是多么的遗憾。节日的生命与活力就在记忆的深处,灵魂的深处,必须让随州人有念想,充满期待。只有亲身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和占据,才能产生感受和记忆。如果我们的节日是为老百姓办的,就必须把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老百姓就不会感到幸福,没有普通民众的主动、冲动,这个节就不可能有魅力。
          祭祀大典是这节日中一个规定的程序。大典之后,必须让节日成为老百姓有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时空符号,搭建一个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台和载体,传承民间文化的地域性特色。炎帝神农文化情感和先祖的凝聚力,必须由普通民众重视这个日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传导和承载一种家国民族情怀,寄托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节日的真正美妙在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在人们心灵的记忆深处,是始终不需要提醒,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到了腊月,家家户户就会买些肉回来腌制成腊肉。到了除夕,在天涯海角,也要赶回家去吃一顿团圆饭。中国的春节如果用英文翻译没有一点味道。西方人是不可想象的,为吃一顿饭,形成人山人海的潮流和涌动。人山人海的涌动中,都很少有人争吵。有按捺不住心中急躁的人争吵了起来,只需说一句:“吵个么事,早点回家过节。”多少的烦躁也会平静下来。还有清明时节,那么多的人越过千山万水,就为到祖坟前,烧几张纸,叩拜逝去的先人,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
          孔子谈《诗经》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和“群”就是文化的感召力量。也是说文化必须有吸引力、召唤力、感染力、凝聚力,才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团结人。随州要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需要随州地域文化研究的人去发现随州文化生态中的深刻内涵,地域文化被人识别,被人理解,就能被人接受。“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建设就会有坚实的理论根基,宏大的建筑就不会是沙中之塔。具有感恩性质的“世界华人寻根节”就能够成为一个美妙的节日。
    (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4-12-26 1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的节日不知道是否也要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