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用网友调侃的话说:母亲节那天朋友圈里出现了一大批孝子。并友情提醒说:你妈在家,不在朋友圈,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其实我也想加入这场狂欢,像我这种喜欢秀、喜欢晒、虚荣心非常强的女人,在这天却要陷入沉默。晒对母亲的爱吧,我们母女的关系并不亲密。她和我父亲的婚姻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因为不爱丈夫,对子女也没有太多耐心。晒儿子对我的爱吧,他也没有那么细腻。 所以我对那天的朋友圈是排斥的,认为是“不忍卒读”的。但逻辑思维那天更新的文章却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的CEO脱不花列出了一个关于成为受孩子尊敬的母亲的清单,11条,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到看一看。这11条,我是非常认可的,但都只做到了60%而已。所以作为母亲,我自认为是刚刚及格。 恰巧在前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好剧《德雷尔的一家》。说的是一个英国寡妇因为经济拮据,带着四个不正常、不省心的孩子来到希腊科孚岛定居。破旧的房屋、没有食物的窘迫,足以让人崩溃了,可四个孩子不但不能替她分担,还尽给她惹麻烦。大儿子已经成年,却不肯出去工作,幻想着要当作家,每当妈妈需要帮忙时,赶紧装腔作势地敲打打字机;二儿子整天背着一杆枪晃荡,看见什么都想打一枪;唯一的女儿也不肯上学,只对英俊的男人感兴趣;最小的儿子只喜欢动物,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整日寻觅各种野生动物,把家里变成了动物园。 伟大的德雷尔太太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就不好。本剧一开场,就是她怒斥校长的场景:我的儿子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宁愿让一只猴子教育他。儿子高兴地问妈妈:真的可以让猴子教我吗?花痴一样的女儿失恋了,伟大的德雷尔太太不是说:活该!而是抱着女儿安慰她,动员儿子们去开导她。二儿子交了坏朋友,她用自己的结婚戒指贿赂坏人,使儿子免除了牢狱之灾。死了一只蝙蝠,小儿子要为它举办葬礼,她帮儿子请来牧师。她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支持孩子们的梦想,每个孩子受伤回家,都能得到她的拥抱,她告诉孩子们:即便一无所有,你还有家,还有妈妈!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刷屏的范雨素的妈妈。范雨素爆红后许多人指责她、挑剔她、攻击她,我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我喜欢范雨素,也喜欢她妈妈。我以前觉得范雨素的妈妈像《百年孤独》中的祖母,现在觉得她就是一位中国乡土版的“德雷尔太太”。范雨素有个哥哥想要造飞机,缺零件,妈妈就去求一位当高官的亲戚,被视为神经病。小哥哥迷上赌博,借高利贷,走投无路,怕他自杀,妈妈天天跟在他后面劝慰他,说你不坏,是被别人带坏的;她十二岁跑到外地流浪三个月,回来后被村里人视为伤风败俗,妈妈“还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 真的,每个母亲都可以对照德雷尔太太检讨一下自己:我真的全身心地去爱我的孩子了吗?不管他是否优秀;我真的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必须被自己操控的“产品”了吗?我在家庭里真的给他提供了绝对的安全感和足够的快乐自信了吗?我想起我的母亲,因为家庭充斥着争吵、弥漫着抱怨,我们姐弟几个都有一个心愿:尽快离开这个家,越远越好! 现在我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也不太愿意回家,我知道是因为作为母亲我仅仅是及格的,而不是优秀的。现在我已经感觉到跟他交流比较困难,我的知识存量、我对新事物的认知,已经远远地落在他身后。前车之鉴,可供年轻的母亲们参考;大道至简,就是一个“爱”字。全身心地爱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人世间,我们都不爱他还指望别人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