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保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面对资源的溃乏、环境人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党中央早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子孙、对未来负责的精神。 生态系统内部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着相互依存、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生命由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由环境质量的提高而发展;反过来生物的进化又改变着环境,生物界总是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而向前发展。在远古时代生态平衡主要是靠自然的兴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形成的。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逐步成为生物界乃至整个宙宇世界的主宰者。人类不仅能够利用自然,而且还能够改造自然,这就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掌握了一系列的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时代,是人类贡献的结果,同时也不可否认,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按自然规律办事。在社会活动中还存在大量违背自然规律办事,使土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保护环境先要保护好“水源”。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水遭到了污染,那么水所供养的动物、植物都将遭到污染。水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生产者只顾经济利益,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水污染;二是生活废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非快的向城市集聚,生活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水污染。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除了自来水、纯净水外,几乎找不到一滴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前几年出现的罕见干旱、水灾、沙尘瀑、少数地区还出现了癌症村,都给我们中国人敲响了警钟!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控制人口增长,特别是城市人口增长。因为“人”是社会的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资源的消费者,而供人类生存的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就会超出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承受能力。超出了承受能力,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二是要合开发利用资源,严控制城市绿地。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不择手段挤占用绿化用地、增加建筑密度,给城市增加了沉重的负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把好土地审批的第一关,深入开展单位GDP地耗评估考核和土地利用绩效考核,充分发辉土地利用效率。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让我们随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把力,献一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周大富 2017年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