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8|回复: 8

    随州的“愚公移山” ___老人凿40米山洞方便出行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760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74
    发表于 2017-6-26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铁心之友 于 2017-6-26 11:01 编辑

    随州的“愚公移山”
    ___ 老人凿40米山洞方便出行


    云上随州何垒 张慧君2017-06-26 07:47
















    • ]][]
    • [url=][/url]
    • [








    前几年,我们在新闻上看到,在重庆有一位老人为了方便老伴出行,几十年在山上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感动了无数观众。其实在随州的均川镇龙泉村,也有这样一位老人,20多年前,他为了留住孩子,也为了方便出行,带领全家在自家后山凿出了一个40多米的山洞。

    在离均川镇区不远的龙泉村,记者找到今年79岁的包贻清老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他们全家开凿的山洞,山洞位于通村公路旁的半山腰上,由于山体都是石头,山洞看起来还很结实。老人说,这个山洞是他们全家92年开始修建的。

    【采访】包贻清:这个洞是92年正月十三开工的。94年正月十七两头对穿,但是对穿了以后那边还不能走人,这整个也没有那么宽,又通过十几年逐步的修改才达到现在的标准。

    整个山洞长43米,宽1.5米,高2米,由于是人工开凿,有些地方不是很平整,所以成年人通过时要稍稍注意头顶。除了行人可以通过,老人说走个小型的农机也不成问题。

    【采访】包贻清:现在这个洞现在目前能够走板车麻木了,其他的大车还不行。

    老人的想法很多,就在山洞的中部,老人还打了一个小型的储藏间,准备利用洞内恒温的条件储藏蔬菜水果,只是还没有完工。

    【采访】包贻清:当时想把这里打一个横洞,这里面好储存东西,把反时令的水果蔬菜放进去储存。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760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74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当年老人为什么要费力修建这座山洞呢?记者了解到,包贻清老人所在的棉花冲湾背靠一座长而陡的小山,这条天然屏障隔断了大家与外界的联系,上街买肥售粮总是肩扛被驼,绕好几里的崎岖小道走出山沟。解放初期,湾里人陆续搬了出去,包贻清的孩子们也觉得搬出去更好,这让他十分为难。包贻清曾当过1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知道附近有20多亩地,1000亩山林,如果都搬出去,这些地就没人管理了。而不搬窝在山沟里孩子找个对象都难,苦苦思量很久,在屋后山上挖一条山洞的想法就蹦了出来,在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后,他们就开工了。

    【采访】包贻清:儿子要接媳妇,为了这里交通方便,当时我是想把我的后生都留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不开这个洞,孩子们不可能在这里长住,开这个洞以后,孩子们的心才留得住,才能在这里面安家,安个家才能开发这个地方,我开洞的目的就在这里。

    靠着曾经在上水利修水渠的一些知识底子,包贻清老人带领三个儿子,利用铁锤、钢钎、板车、炸药等一些简单的工具,蚂蚁砍骨头般的向石头山深处推进。

    【采访】包贻清:原来开始认为打洞很容易,谁知道后来打炮的时候不好打,当时放炮的时候一炮只冲了一个眼,后来放了两炮以后才裂开大了,所以开始设想半年打通的,结果打了两年多。

    打洞的两年多,他们全家农忙下地,农闲挖山,工具也用坏了不少。

    【采访】包贻清:刚开始打洞的时候有一个比较长的钢钎,大约有两米长,结果洞打完之后,这个钢钎只剩下二三十公分长了,镐子也挖了几把,板车换了两次内外胎。

    山洞通了以后,外出不用翻山了,山里面的土地也可以继续种下去了,附近村民也十分高兴。

    【采访】村民:我们这里面去做活,放牛在这里面去,方便的很。

    【采访】均川镇龙泉村支部书记 周立全:以前这个洞没修之前,从山上弯着走每天老百姓要多走四公里山路,这个棉花冲山洞修好以后方便了20余户老百姓生产生活。

    然而老人最初把孩子留在家里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后来他的三个孩子都走出山沟,在镇上城里就业生活。不过,老人笑着说,他的思想很活络,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也想得开。

    【采访】包贻清:我的思想是这样的,要跟着形势走,光搞农业肯定不行,受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工厂到市场去搞市场经济,肯定要比这里强。

    虽然孩子都出去了,可包贻清老人和患病卧床的老伴决定留守这里,每天老人照顾了老伴,打理好自己的庄稼和菜园以后,就会扛起锄头去维护一下山洞,以保证通行安全,看到现在城里人都喜欢纯生态的东西,老人甚至有了更大的想法。

    【采访】包贻清:我会在这里坚持下去,我还有一个希望,就想开发这里,开发这里以后的旅游。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均川有这样一处山洞,有这样一个留守的执着老人,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均川镇也准备着手将这里规划开发成一个景点,让大家都来学学老人这种新时代的“愚公”精神。

    【采访】黄勋 均川镇党委组织委员 统战委员 :包书记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吸引了我们周围很多群众前来参观,他们都非常的感动,近期我们也将这里打造成了两学一做的教育基地,来教育我们全镇的干部群众,同时我们均川镇也正在打造旅游小镇,我们也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景点,供游人参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6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毅力很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9

    回帖

    2万

    积分

    白铜队员

    Rank: 4

    积分
    25589
    发表于 2017-6-26 15: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精神,造福群众,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982

    回帖

    5万

    积分

    白金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710
    发表于 2017-6-26 15: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想法真的让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760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74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5: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莉莉安 发表于 2017-6-26 15:09
    愚公精神,造福群众,值得学习

    我们都向他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