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到大洪山风景区体验大慈恩寺的斋饭
6月28日,笔者随同随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融媒体走基层采访团来到大洪山风景区采访,采访的第一站就是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于大洪山风景区宝珠峰,我们在这里依次游览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佛祖阁、金顶、金殿主佛毗卢遮那、浮雕金铜壁画、金铜版壁画、舍身崖、黄龙池、大悲阁、经堂、禅修书院、地宫等。最后一站是到达斋堂。
在这里,我既不介绍殿堂的雄伟,也不介绍金顶的辉煌,更不介绍壁画的精湛,而是要向你介绍在斋堂吃斋饭的情况。 第一次到寺庙吃斋饭,就觉得有一种神秘感。之前有朋友说到大慈恩寺吃斋饭,很不错的,但一直没有机会。吃斋饭,顾名思义,就是素菜素饭。对于现在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到这里来尝尝斋饭的味道,领略那种返璞归真的感受。 走近斋堂的时候,两名身着黄色法衣的和尚站在门口的一侧,用手有节奏地敲着手中的方木条,陪同的大师告诉我们,这是寺庙开饭的“铃声”,如此“铃声”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与我想象中的铃声大相径庭。大家按照“不准拍照,请将手机静音”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后,便鱼贯而入。 碗筷摆放整齐 走进宽敞的斋堂,眼前所见不由得让人耳目一新,但见斋堂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黄色的饭桌和红色的凳子摆放整齐。饭桌上,摆放着两两成双的饭碗,一双筷子头尾朝向一个方向摆放在碗的后面,几乎形成一条直线。 入座后,大师们给大家讲在斋堂吃饭的规矩,如吃饭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走动,吃多少要多少,不能剩饭,吃好后自己洗碗等等,讲完规矩之后,几名和尚就开始念经,在他们念经的同时,寺庙里的厨师们便用盆端着饭菜依次向大家碗里添饭添菜。 厨师添饭添菜 厨师们给大家添饭添菜的时候,他们会小声地问“够了吗,不够先吃,等会再添!”一勺饭,一个馒头装在一只碗里,然后就是各种菜肴,豆腐、豆芽、香菇、青菜等等装在另一只碗里。等做好这些之后,和尚也念完经了,在大师的一声令下后,大家开始吃饭。 饭菜添完毕 这是我经历的最安静的一次“饭局”,整个吃饭过程大家只听见碗筷碰撞和咀嚼饭菜的声音。吃到中途,厨师们再次端着饭菜来给大家添加。期间我发现一个细节,一位女厨师在给大家添饭的时候,有几颗饭粒不慎掉在饭桌上,她迅速捡起来放进嘴里。等到大家吃的快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又端着香菇汤,按照个人的意愿加一勺两勺的。 整个进餐过程不到二十分钟时间,虽然时间短暂,但大家都感觉这顿饭最有意义,最有营养,有风味的一顿午餐。 吃斋饭现场
据了解,在寺庙里吃斋饭还有很多规矩,例如入斋者应谦让地落座于下席(背朝北为下席)。注意不要坐在当家师的对面,在佛堂上更不可坐在佛像对面,吃斋饭时,夹菜要用桌上的公筷,切忌高声说话,更不可嬉笑吵闹;出家人惜米如金,注意不要撒下饭粒。一般情况下,在寺庙里用斋,僧尼是不收饭钱的,入斋者应自觉在佛堂功德箱内投入一些香火钱,以示乐施的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