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22 10: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
民国时,宁夏扩军使兼辖阿拉善和硕特旗,后直属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员会。
1914年(民国3年),鄂托克旗归绥远省管辖。
1929年(民国18年)1月,宁夏省政府成立后,在磴口正式设县。随后又擅自将沿黄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长约200公里的狭长地带划入磴口县(包括乌海地区)。
1930年(民国19年),绥远省政府在黄河以东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地区设立野沃设置局,后改为沃野县,辖今海勃湾地区。
1937年(民国26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占领沃野县,划归宁夏,改名陶乐县。
1949年(民国38年)8月23日,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伊克昭盟伊克昭盟伊克昭盟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当时,海勃湾地区属鄂托克旗第三区(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和平解放。当时,乌达地区为该旗宗别立巴嘎的一部分。[3]
解放后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治区人民政府,隶属宁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辖阿拉善旗、磴口县。是年9月,宁夏省制撤销,自治区改归甘肃省管辖,后又改为甘肃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5年,建立桌子山矿区办事处,隶属于伊克昭盟。区界为:南至枯水沟以北,北至陶思图,东至黑龙贵、棋盘井、千里山,西至黄河边,南北长约170华里,东西宽约50余华里,总面积约2125平方公里。
1956年4月13日,将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为巴彦淖尔盟,乌达地区仍归巴盟阿拉善旗所辖。
1958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阿拉善旗乌达镇。镇界为:南起宁夏石嘴山边界,西界阿拉善旗宗别立苏木,北至阿拉善旗巴音木仁苏木,东以黄河为界,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1959年4月,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建立矿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隶属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乌达市建立后,将阿拉善左旗的宗别立、乌素图、巴音木仁3个牧区人民公社划入乌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分别隶属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
1964年,乌达市于1961年划入的3个牧区人民公社重新划归 乌海人民广场
阿拉善旗,地界缩小为原乌达镇管辖范围。[4] 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翌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
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