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共识,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层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从今年开始,要让农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有条件的要提质改造实现“白改黑”,还要进行到组入户道路的建设。
近年来的建设力度有目共睹,建设里程每日更新。达到这样的效果,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巨大,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就更大!在目前地方财力吃紧的情况下,道路交通的持续投入还是存在资金压力的,特别是随着更多道路的投入使用,道路的维修维护也同样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农村道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修建质量问题。由于投入的方式是国家支持,地方配套,而现实的情况是地方财政因支出压力大,而存在压缩配套规模的情况,加之很多农村道路在建设时,采取利益分配、人情关系,甚至还要配合解决基层其他方面的资金支出,导致单位公路里程的投入大幅压缩,建设出的是问题路、短斤少两路、劣质路;二是交通违规违法现象普遍,特别在农村的超载猖獗,对道路的破坏力大!
这两个因素下,农村的道路出现了今年修,明年烂,甚至还没通过验收就烂了的情况,这都出现了需要进行维修维护的现实需要。
一般农村道路的维修维护主体还是当地政府和村组集体,上级的道路交通维修维护的职能主体部门是公路局,当一般由地方公路局出面维修维护的道路一般是县级以上的主要道路,村级公路的维修维护可以争取公路职能部门一定资金的支持,但实施主体仍然会是乡镇、村组,而且需要自主筹措主要部分维修维护资金。
图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