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把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随州市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多年,从主街道、大单位、新区、市民的个人素质方面分析,文明单位个数不断增加、单位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范围不断扩大、市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物质文明不断使市民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过,我们要认识到,不断总结才会有更聪明的起点。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是文明基础不雄厚、文明发展不稳定。主要表现一是依赖性,主要领导狠抓就文明程度大提升,领导转向就反弹;二是被动性,上面检查就全民文明,形势大好,检查过了局部又反弹;三是趋向性,大家都有过大节的经验,例如春节、寻根节、国庆节等,谁都知道不能马虎,节后少数地方再反弹;四是随意性,市级创建专班员额和经费不足,县区(市)级专班人员不能稳定,相关主管部门职权不匹配,市民参与度尚缺,不能保持常态化。 愚以为,存在以上问题和表现,其根源应当是忽视了对基本群众的基本教育、忽视了角落小巷的严管、忽视了常规条例和制度的宣传和依法兑现。 我们不缺干部、不缺文件、不缺经验、不缺口号,更不能缺少做“小事”做实事的人,不能缺少城市角落管理的实际保障、当然还不能缺少克难“狠招”。有些问题不靠有“理论水平”的讲话,而靠有魄力的实干。 我们的创建触角要延伸到每个角落,要特别重视“五进”工作,即进厕所、进垃圾转运设施、进角落小巷、进小公共场所、进楼梯道,下狠心研究“五进”这个重要的“小事”。 这是因为,“五进”地带的基本群众居住密集,生活生产活动频繁,不文明、不雅观、不卫生、不健康的现象容易日积月累,愈加严重。而这些现象又在少数单位的工作上有不同程度停留在培训上、停留在舆论宣传上、停留在抓骨干上、停留在局部检查上;布置工作大声呐喊一袋烟、迎接检查一袋烟、总结评比一袋烟;缺少对基本群众进行长效文明卫生健康的常态教育、缺少长效常态化的管理兑现手段,容易形成城市的卫生死角。这些 “鸡毛蒜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随州形象,阻滞了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高水平发展,阻碍了人民健康,居民经常怨言满腹,迫切要求有所改变。 我们的领导们应当立足长远,干好当前,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将进小区、进小巷、进楼栋、进厕所、进卫生设施当作一个时期探索新管理模式、探索常态管理机制、探索以法治理的主要内容,广泛动员宣传,边宣传边整改。 对背街小巷的生活和工作区应当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以城市管理、公安干警、网格员为依托;对背街小巷里的小微生产服务企业以社区居委会为主督,以工商、食药监督、技术监督、卫生监督为依托,全面依法管理不文明不雅观不卫生不健康行为。目前社区居委会的责权利匹配不足,积极性还有待发挥的很大空间。 应当通过社区的工作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角落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大街大路的文明就有保障了_。
____这是一个普通市民的心底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