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农历的七月半,是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但在随州,人们多数是过七月十五,少数人提前两到三天,甚至提前在临近的街头巷尾圈好地盘。随州七月十五烧纸钱是随州人缅怀亲人最为壮观的景象,每一包纸钱都代表着他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每年的七月初,随州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给老人烧包(一种捆扎好的纸钱包,也就是烧纸钱)。传说,每年的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会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鬼节”,故去的亲人魂归人间,探望子孙后代,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祀活动来招待纪念已故亲人。特别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纸焚香,以此祭拜和缅怀已故亲人。
和很多地方一样,每年的中元节传统而质朴的随州人,都会给已故亲人烧纸钱、祭祀。和大多地方不同的是,随州人七月半依旧保持着最为传统的祭祀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封包(封包,也称为包袱)、写包、献饭、垒包、烧包等几个步骤。这些纸钱包都会在七月十五的晚上点燃,每一个纸钱包外都有写着已故亲人名字的符币(有的也把符币包在之内),就像银行汇款单一般。将纸钱包用纸钱点燃,一边烧一边念故去亲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纸钱。同时在烧包圈的外面再烧一些没包的散纸钱,一边烧一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们来领用。熊熊烈火燃烧,带着亲人们的殷切祝愿和思念传递给已故亲人。 随州民间七月十五的祭祀,依旧延续着古老的传统,这些传统逐渐在新社会被遗忘和淡化。有人说,中元节的民间的祭祀是迷信活动,污染环境,烧纸容易引发火灾等。但是,民间中元节的祭祀,从另一方面看,他是朴实的最纯粹的老百姓对故去亲人的缅怀,烧纸只是他们寄托哀思,缅怀已故亲人的一种方式。我们鼓励以文明、安全的方式去缅怀已故亲人,但也怀念这种传统的缅怀方式,这是随州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记忆,是他们朴实、纯粹的情感寄托,是他们爱和思念、朴实与情义的代表。 不知道多少年后,我们只能通过视频、图片或潦草简短的文字,甚至是断片的记忆,去怀念空气中浓重的烧纸味,去怀念这简单而又复杂的礼节,去怀念传统而又负载所有情感的缅怀方式。不管多年以后,变成任何一种方式缅怀与祭奠,现在的我们依旧会把这种情感,这种方式,讲给自己的孩子听,甚至是孩子的孩子,代代相传。他们,不一定把这种缅怀的方式传承,传承的是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