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演变至今,中秋节素有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之习俗。
但是你们知道吗?中秋节与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中秋节处于白露与秋分之间,虽然不属于二十四节气,但在中医古籍所记载的文字中,中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秋时节,最宜养生
从中医节气来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的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外,有些人还会出现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的状况,秋分时节养生必不可少。 1.防秋凉 一过中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指秋天气候转凉,遇凉不宜过多添衣,适当秋冻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但是年老体弱者,需及时加衣保暖。 2.润燥养肺防感冒 进入中秋,暑气由盛而降,早晚凉中午热,日夜温差变化大,暑气渐退,但秋老虎还会做最后的挣扎,当它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 建议: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3.防腹泻胃痛 天气没有夏天那么炎热,人们摄入的水分可能减少,而便秘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纤维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肠蠕动失常,肠道中代谢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 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因此,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的重要。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富含膳食纤维多的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莲藕、竹笋等食物。 4.吃食谨防不当 螃蟹和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害较大,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超过半块月饼。
吃月饼这样搭配更健康
月饼+果醋饮料
吃月饼时可以喝点醋饮品来帮助消化、解油腻。醋饮料中的醋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消食除积、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 月饼+清茶
“一口月饼一口茶”,有助于消化,又增添雅兴。茶可促进消化道分解月饼里的油,减少“积食”。而吃什么馅儿的月饼配什么样的茶,也是另有讲究。
- 枣泥、豆沙、莲蓉馅的月饼适合喝薄荷茶或者绿茶;
- 蛋黄酥、五仁馅的月饼则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为相宜;
- 豆沙、冰沙馅的月饼和乌龙茶则是绝配。
月饼+酸梅汤
家庭也可以自制一些酸梅汤,有解油腻的功效,可以消除高油脂带来的负面影响。山楂和乌梅能发挥解油腻、降血脂的保健功效,同时酸梅汤中的陈皮也能起到阻止人体内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的作用。
月饼+姜茶
中秋刚好在盛夏过去之后的日子,吃完月饼喝点自制姜茶,解腻的同时,也可温脾养胃,缓解夏日里落下的脾胃虚寒问题。
秋季养生,首选中医
秋季养生以“养生”为原则,随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开展多种绿色、安全、无副作用中医传统疗法,如艾灸、拔火罐、耳穴埋豆、火龙罐综合灸、多功能综合灸、温通刮痧、美容刮痧、棍针、药陶罐、火熨术、刺络放血、揿针埋针、穴位敷贴等。同时配备砭石自动按摩揉腹仪、温阳灸治疗仪、多功能温脚治疗仪、砭石无线刮痧仪等先进的现代理疗仪器,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