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x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随州精神文明建设 第7期 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4年7月31日目    录 【工作要闻】
 ●我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
 ●我市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
 ●我市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
 ●我市举行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
 【经验交流】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 共建共享幸福生活——记“全国文明村”随县万和镇邱家大塆村
 ●凤凰山下钟毓秀 文明花开香满园——曾都区第一中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文明时讯】
 ●市文明办组织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暑假”活动
 ●市交警部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
 ●“邮爱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清凉服务
 ●随州文化公园保安勇救落水者
 ●随州市住更局46名干部职工无偿献血13300毫升
 ●随县钟光贞校外辅导站“暑假学堂·七彩假期”开班
 ●广水市开展“爱心冰柜”送清凉公益活动
 ●曾都区开展“心手相牵,同‘童’成长”未成年心理健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要闻】
 我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
 7月16日,我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委书记钱远坤主持会议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文明程度。市委副书记、市长克克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花园城市建设扭在一起抓,全方位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今年将启动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申报工作,全市上下要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聚焦重点难点,持续精准发力,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新,不断增强城市功能;要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重点领域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提升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扮靓城市“颜值”;要打造更多城市亮点区块和精品点位,更好彰显风貌特质、展现城市魅力;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大街小巷七件事”,凝聚创建工作合力,共同缔造文明城市和幸福家园;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办考核,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创城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市领导陈兴旺、罗栋梁、柴普军、罗兰出席会议。曾都区、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城管委、市国投集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我市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
 7月29日,在收听收看全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动员视频会后,我市继续召开会议,部署动员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栋梁出席会议并讲话。
 罗栋梁强调,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担负起宣讲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把准宣讲内容,讲准讲深讲透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悟于心、践于行、落于实。要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宣讲任务,各级各单位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宣讲团宣讲队,深入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宣讲活动,全面掀起学习宣传全会精神的热潮,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高标准组建宣讲队伍,各宣讲团成员要把握宣讲导向,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宣讲纪律,同时深学细研、扎实备课,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深入浅出地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讲生动。各级党委宣传部要强化宣传保障,放大宣传效应,创新宣讲方式,充分运用全媒体传播,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市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
 7月31日,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栋梁出席会议并讲话。
 罗栋梁对我市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要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推行依法行政、转变职能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要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树立正确的创建理念,坚持创建为民,增强群众认同感;坚持创建惠民,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创建靠民,增强群众参与度。要勇于善于破解难题,在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坚持久久为功;不断改进创新,提升文明单位创建的精准度,让更多文明创建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使创建活动与大局工作同频共振;不断创新文明单位创建方式,引导创建单位把工作做在日常、抓在经常。
 会前,罗栋梁带队到我市部分省级及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实地调研。
 我市举行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
 7月4日、7月18日,全市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分别广水市、随县举行,进一步弘扬先进典型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广水市,宣讲团成员分别从记者、同事、亲人、服务对象的视角,分别以《他是一面旗》《周总是座塔》《父亲是棵树》《他是一束光》为题,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讲述了周德亮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在随县,宣讲团成员分别讲述了为营救落水群众导致体力不支不幸牺牲的优秀军人李林雨、因公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周德亮、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明海等三位先进典型事迹,生动诠释了先进典型的精神价值,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听完宣讲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对标先进典型,见贤思齐、汲取力量,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忠诚担当、争先进位、勇创佳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随州实践贡献力量。
 【经验交流】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 共建共享幸福生活   ——记“全国文明村”随县万和镇邱家大塆村村湾干净整洁,广场绿树成荫,一条清澈小河穿村而过,一栋栋农家小院漂亮别致……6月20日,记者来到随县万和镇邱家大塆村,一派恬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近年来,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等称号。 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乡村“颜值”
 “以前没有桥,每当夏季涨水时,来往行人要趟水过河。”站在邱家大塆村的大桥上,村民王文民高兴地说:“现在有了桥,出门过河方便多了。河道变宽了,水质也变清了。”
 如何让“烦心河”变成“顺心河”?2015年,该村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整治河道5公里,将河道扩宽疏通、河堤加固,架起两座桥,筑起阶梯式拦河坝12处,解决了沿河两岸农业灌溉问题。
 “村里对绿化景观、线路管网、雨污分流、生活用水、电力网络、休闲设施进行了科学规划,让我们住上了漂亮的农家小院。”8组村民王爱容在家门口择菜,她感慨地说。
 来到邱家大塆村文化广场,但见绿树成荫,景色迷人,几位村民正在乘凉拉家常。老党员丁厚安高兴地说:“如今,家门口就像公园一样,住在这里真舒适。”
 近年来,邱家大塆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河道8公里,硬化22.7公里通村、组道路,安装路灯228盏,修建4处共95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设景观小道570平方米,种植景观苗木6500余棵,建设景观绿化带4000余平方米,还购置560多个垃圾桶、洒水车和垃圾转运车各1辆,建设13所多类型旅游公厕,实现村级自来水全覆盖。
 发展壮大产业,富了村民“口袋”
 在邱家大塆村8组白蔹种植基地,蓬松整齐的田畦一眼望不到头,350亩左右的白蔹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10余名村民正在除草。
 从整地、种植、管护到后期采收,中药材种植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促进了村民就业,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我每年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在家里比外面挣得不少。”村民李开典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村民放弃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据介绍,该基地每年发放务工费35万元。
 近年来,邱家大塆村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该村成立大地兰花种植合作社,建设一座200平方米的现代化精品兰草大棚,培育精品兰草630余(苗)株、普草2000余株。合作社采用“村集体+种植大户+技术人员+困难户”的经营模式。据村干部介绍,合作社成立3年来已为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为50个困难户分红8.06万元,今年有望为集体增收20万元。
 加快产业发展,拓宽致富之路。该村投资70万元建成一座50KW光伏发电站,年纯收益7万元左右;推广香菇种植20余万袋,带动30余户群众创收40万元;引导群众发展务工经济,依托万和石材特色产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300余人。 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5万元。
 倡导文明乡风,滋养群众“脑袋”
 环境美,更要人文美。该村文化广场上的“稻草精神”字样赫然醒目。“稻草精神”是由原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安在2000年提出来的,是指稻草本身绵软无力,但打成葽子能捆柴,拧成草䕀能抬石头。朴实的比喻,勾划出团结、向上、奋进、自力更生的精神,凝聚了全村人的精气神。多年来,该村“两委”一直秉承“稻草精神”,激发全村群众的精神力量。
 2018年,该村村民积极救人,荣获“最美随县人”(集体)荣誉称号。李德安回忆道,2017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一辆载有6人的轿车行至该村时,不幸冲入路边5米深的堰塘,情况十分危急。该村村民闻讯后,奋不顾身地进行了长达7个多小时的救援,成功将人车救援上来。
 精神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近年来,邱家大塆村通过道德大讲堂、广场讲座、组建文明宣讲队、文艺宣传队、墙体喷绘、悬挂宣传牌匾、为村民悬挂艺术门牌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的助推剂、稳定器。
 “如今的邱家大塆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万和镇党委副书记曹森表示,“将继续坚持以‘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善治理’为重点,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奋斗,将邱家大塆村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休闲养老”的‘幸福大塆’。”
 
   凤凰山下钟毓秀 文明花开香满园   —— 曾都区第一中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文明校园既是校园文明风采的展现,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近年来,曾都一中注重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在凤凰文化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以成长教育理念为主线的德育体系、以“精细管理、精耕细作、精准培育”为特点的“三精”教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 党建领航,强基固本聚合力
 曾都一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构建起党风带师风、师风带学风的良好教育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快发展优质高中教育,以创新提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力,道德建设广泛有效,多次荣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加强师德养成。制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强化师德监督。
 夯实底蕴,以文化人润无声
 在长期的实践中,曾都一中将凤凰秀外慧中的形象和气质与培养学生情趣儒雅、学识广博的风度结合起来,将凤凰蹈火纾难的襟怀和勇气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结合起来,将凤凰浴火重生的精神和意志与培养学生不惧挫折、顽强拼搏的品质结合起来,将凤凰择木而栖、不同流俗的品质和态度与培养学生洁身自好、清高自守的高洁情操结合起来,将凤凰上下于飞、同翔共鸣的合作理念与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结合起来,精心打造了独具一格的“凤凰文化”,昭示着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学校以“凤凰文化”为抓手,着力于校园文化的整体布局和功能,精心地培育校园文化,并对道路楼宇、社团节庆、会议论坛、宣传橱窗进行文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活动——高一远足、高二研学、高三成人礼、毕业礼以及年底的“凤舞九天·年度盛典”,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全面育人,多元发展赢未来
 曾都一中广泛开展美术展、足球赛、科技节、安全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道德讲堂、升旗仪式、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主题班会、思想政治课、宣传栏、黑板报、班级文化墙、校园网络、微信平台等活动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成长的方向。抓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和“两微一端”新媒体等宣传阵地,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招募学生负责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和校报校刊,借助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组织班团干部培训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校报、校刊20年不辍耕耘,微信公众号半月一更新,点击量每天多达7000余人次。学校拥有学生社团60余个,有效帮助学生做到了多层次地感知社会、增长见识和提高技能。
 【文明时讯】
 市文明办组织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暑假”活动。近日,市文明办印发《关于广泛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充分发挥阵地功能和育人效能,面向青少年儿童广泛开展暑期公益托管服务、组织参与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助力青少年学生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快乐的假期。
 市交警部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7月17日,随州公安交警宣传小分队走进市公交公司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活动,围绕防御性驾驶、应急处置程序、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夏季涉水安全、疲劳驾驶的危害及预防等方面为130余名公交车驾驶员授课,倡导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觉抵制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为。
 “邮爱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清凉服务。入伏以来,面对高温炎热天气,市邮政公司依托6个“邮爱驿站”、52个邮政网点,为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纳凉消暑、休息歇脚、饮水热饭、手机充电等一系列清凉服务,持续织密户外工作者“关爱网”。
 随州文化公园保安勇救落水者。7月22日上午10时许,一70余岁老人在文化公园不慎落水。正在执勤的文化公园保安付随凡在接到警报后迅速赶到现场,在将救生圈抛向落水者的同时,立即脱下上衣跳入湖中向落水者游去,成功与赶来救援的众人合力将老人救起。
 随县钟光贞校外辅导站“暑假学堂·七彩假期”开班。7月1日,随县“钟光贞校外辅导站”举行“暑假学堂·七彩假期”开班仪式,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微光计划志愿服务队队长朱健豪带领全体志愿者和学生们进行宣誓呼号。朱健豪毕业于随县厉山镇中心小学,自进入大学以后便组建志愿服务队,在每年寒暑假带领团队回到家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广水市开展“爱心冰柜”送清凉公益活动。近日,广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联合发起“爱心冰柜”送清凉公益活动,在广水城区多个地点设立爱心冰柜,免费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交警、司机公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冰水冷饮以及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解暑物品,受到市民广泛点赞。
 曾都区开展“心手相牵,同‘童’成长”未成年心理健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关心青少年学生在暑假期间的健康成长,7月9日-11日,曾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曾都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联合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委员会、江汉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共同开展“心手相牵,同‘童’成长”未成年心理健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人际沟通、情绪调节与管理和自我认识等核心主题,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辅导,帮助他们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
 
 报:省文明办,有关市领导。
 送:市直各单位。
 发:各县、市、区文明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