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遇随而安

    唐诗为镜照汗青

      [复制链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媚娘的名字很多,只怕小伙伴们都要被搞糊涂了。其实,“媚娘”是唐太宗赐的名字,大概她外貌娇媚、倾倒众生,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首诗名叫《如意娘》,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可能媚娘原本的小名便是“如意”。最近热播的范冰冰主演《武媚娘传奇》里面,她的名字正是叫做武如意。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如意娘》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首在帮助作者成为皇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诗歌。
      “看朱成碧”听起来很夸张,其实并非武如意的首创,版权属于南梁王僧孺。他在《夜愁示诸宾》一诗中有句:“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红色和绿色本应是对比最强烈的两个颜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交通灯也是用红绿做对比,能把这两个颜色看反真是匪夷所思,所以楼主觉得王僧孺和武媚娘会不会有可能正巧是色盲患者中比例最高的红绿色盲呢?后来“看朱成碧”成为了成语,金庸先生应该也很喜欢,《天龙八部》里面人见人厌的大表哥慕容复家有两位侍女,一位唤作阿朱,另一位便唤作阿碧。
      后来李白写过一首《长相思》,结尾四句是:“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意思是以前秋波频送的美目,今天变作了泪水的源泉,如果您不相信我如此伤心断肠,可以回来验看我镜子上的泪痕啊。李白的夫人读了以后问他说:“夫君您没有听说过则天皇后的那首《如意娘》么?‘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比你的诗作意境不输,而且创作在前啊。”李白听了后,极其不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句三年

      贾岛这样推敲自己诗中的用字可不是偶然,而是一贯的风格。他绰号“诗奴”,一生不屑与常人往来,就喜欢作诗苦吟,在炼字上面死劲下苦工。有次他为了送别另一位和尚法号叫做无可的,写了一首《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最后一联的意思是说,自己今天虽然送别了另外一位和尚好朋友,但是也不用太伤心,因为早有约定,将来到天台山归隐作近邻。但考虑到贾岛做和尚的原因和他求仕的心情,楼主觉得这两句可能有点言不由衷。贾岛自称这首诗写了足足三年才完成,因为他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下面另写了一首小诗作为注解: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那两句真的不怎么欣赏,却对这首注解诗很喜欢。自己花心血写文章的时候,心中也是想着“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幸而遇到知音无数,鼓励甚多,所以才有动力继续写下去。但写一首送别诗要写三年,黄花菜都凉了,实在是匪夷所思,只能理解成贾岛太
      喜欢推敲炼字,对自己的作品也太自珍自爱了。
      对于自己这些苦熬出来的作品,贾岛确实都是十分得意,甚至到了有点自恋的地步。每年到了除夕夜,当别人都在焚香祭拜祖宗的时候,贾岛总是把自己在过去一年所写的诗作恭恭敬敬地拿出来摆放在案几之上,按着焚香、点烛、酹酒的程序供奉一番,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可是我一年来的心血之作啊!”
      韩愈虽然反对佛教,但知道贾岛不过是个为生活所迫的假和尚, 所以不妨碍对他的推崇。韩愈以前为孟郊、张籍都做过成功的推介会,使得那两位都考上了进士。现在,他又开始全力推介贾岛了,专门写了一首《赠贾岛》来为他做品牌推广: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赞闲。
      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得到韩愈这样的支持以后,贾岛终于成功地出了大名,并且也终于当上了官。如果放在今天,韩愈一定是第一流的网络推手。贾岛对韩愈是非常感激而且尊敬的,当韩愈因为谏阻迎佛骨一事被贬官遥远的潮州时,他写下了《寄韩潮州愈》遥寄挂念之情: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岛当官以后,有次回到以前当假和尚的青龙寺去一日游做忆苦思甜。他跑到寺庙的钟楼上,又拿出随身携带的自己近期诗卷来放在桌上大声吟诵,越读越是自鸣得意。此时正巧楼下有个人经过,被贾岛的朗读声吸引住了,便登上楼来,从桌上拿起诗卷想看看。贾岛一瞄,自己不认识这位先生嘛,就瞪眼怒目道:“看您这个富家子弟肥头大耳的模样,难道还懂诗吗?” 一劈手把诗卷夺了回来。那人楞了一下,也不多言,转身自己下楼去了。人家走了以后,贾岛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想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刚才那人似乎有点眼熟,好像是….好像是…好像是当今圣上!
    这位圣上,自然就是大老板唐宣宗李忱了。你说皇上平时都龙袍冕旒,又高高在上,贾岛这种小官远远地跪在地上恐怕根本看不清他的脸。现在他没事儿突然搞个什么微服私访,贾岛一时间哪里认得出来?这不是害死人嘛!过了几日,有圣旨下来,把贾岛贬为长江主簿。这就是贾岛号为贾长江的来历了。那么,唐宣宗懂不懂诗呢?小伙伴们看看白乐天逝世之后,宣宗皇帝写的挽诗《吊白居易》就知道了。楼主在前文写白居易时引用过片段,全诗如下: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认为这文字功底和格调都是第一流的。唐宣宗也自认为文采很好,觉得自己如果去考进士的话,登第那是必须的,所以经常在自己的诗文上署名“乡贡进士李道龙云”,似乎觉得落个进士的款比落个皇帝的款更加有逼格。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进士的社会地位是多么受人尊重。
      贾岛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有那头跟着他一起“推敲”、一起冲撞仪仗队的老病驴和一具古琴而已。当时的人都爱惜他的才华,而叹息他的命薄。楼主读贾岛的诗发现一个规律,大凡他苦吟炼字出来的都枯燥乏味,反而是那首清新自然,没有任何苦熬痕迹的《剑客》,偏偏是楼主的大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但在这首诗中,也明显可以看得出贾岛是在自我推销,意思是把自己比作磨砺了十年的宝剑,看看哪位大人能够拿去派上用场?他的诗里真正算得上是超脱闲逸风格,好像只有这一首入选了课本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当时的人都不认为贾岛是天才的诗人,但是他的苦吟精神和最后熬出来的优秀作品,在晚唐和五代还是很有影响的。比如晚唐诗人李洞就特别钦慕贾岛,经常手持佛珠但是口中喃喃念的不是“南无阿弥陀佛”,而是“南无贾岛佛”,每天要念一千遍,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打算要往生到哪片净土去。如果遇到同样喜欢贾岛的人,李洞就认为这位是知音啊,和我一样有品位,就一定会亲手抄几首贾岛的诗歌送给他,临别时还要再三叮嘱:“这个和佛经没有什么区别,你带回去以后一定要常常焚香敬拜它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段:

      班彪的姑姑,也就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奶奶,便是大名鼎鼎的班婕妤。班氏是春秋时楚国著名令尹子文的后人,子文是字,名叫斗谷于菟(wūtú),因为他还是婴儿的时候曾被虎所乳养,楚国人称“乳”为“谷”,称“虎”为“于菟”。今天如果有人名中有“菟”字,他很可能是属虎的。看样子如果小伙伴们出生前父母没有做过什么奇怪的梦,出生时没有红光满室等自然异常现象,出生后又没有被各种奇怪的动物乳养过,长大后要想有什么出息就很困难了。
      班婕妤集才德美貌于一身,深受汉成帝的宠爱。成帝命人造了一辆大辇车,想和班婕妤同车出游,她却拒绝说:“臣妾观看古代留下的图画,与圣贤之君们同车并坐的都是名臣;而与夏桀、商纣、周幽王这样的亡国之君同车并坐的才都是宠妃,他们最后都落到身死国灭的地步。臣妾如果和陛下同车进出,能不令人担忧吗?”成帝认为她言之有理,为了装成圣贤之君而不是昏庸之君,只好作罢。
      王太后听说此事后,非常欣赏班婕妤,对身边的人评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时楚庄公的夫人,非常贤惠,辅佐“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连楚国史书都评价:“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王太后的话对班婕妤是很大的褒奖。成帝虽然暂时听了班婕妤的劝谏,但他本质上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君王,所以后来还是离开贤惠的班婕妤,去宠幸善于迎合自己且身轻如燕能做盘中舞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班婕妤明哲保身,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于太后的羽翼保护之下,就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甄嬛的好朋友眉庄,应该就是从班婕妤身上学到的这一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
      成帝虽然暂时听了班婕妤的劝谏,但他本质上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君王,所以后来还是离开贤惠的班婕妤,去宠幸善于迎合自己且身轻如燕能做盘中舞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在赵氏姐妹陷害了许皇后之后,班婕妤明哲保身,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于太后的羽翼保护之下,就不怕赵飞燕姐妹的暗箭了。甄嬛的好朋友眉庄,应该就是从班婕妤身上学到的这一招。从曾经的专宠,到今天的冷落,班婕妤认清了君王的薄幸,为此她做了一首《团扇诗》,又名《怨歌行》:
      新裂齐纨扇,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以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而成的团扇在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但一到秋凉便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比喻女子失宠,有许多诗人都喜欢引用这个典故。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代纳兰容若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第一句诗是如此深得人心,成为了许多网友的ID或者昵称。小伙伴们可以看出该网友要么是在女朋友处失宠了,要么是让女朋友失宠了,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事。纳兰容若的父亲是康熙朝的权臣明珠,也是韦小宝韦爵爷的好朋友。纳兰容若家世显赫、风流儒雅而又淡泊名利,贾宝玉也是一样。怪不得当年和珅把《红楼梦》进呈乾隆御览,乾隆看后说了一句:“此明珠家事也。”所以乾隆由此便成为了第一位红学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金钱 +30 贡献 +30 收起 理由
    丹之韵 + 30 + 30 + 30 为楼主的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336

    回帖

    4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4335
    发表于 2015-3-20 15: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把部分整理成电子档了,要是这些文字能集版出书还是很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愈认为贾岛的才华堪做孟郊的继承者,从此孟郊和贾岛从此齐名并称。孟郊绰号“诗囚”,贾岛绰号“诗奴”,可见这两个人在大家心目中都是同样一副囚徒奴隶的苦哈哈形象。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孟郊和贾岛、罗隐一样,也是长年在科举考试上不得志的,心情和面相估计都很难好得起来。写到这里,楼主觉得似乎可以把大唐的才子们分成两队,一支是“进士队”,另一支是“非进士队”,两队PK一下,估计胜负难以逆料。
      孟郊性情耿介,不善与别人交游往来,又一直考不上进士,自然郁郁寡欢,所以写诗就思路别出心裁,用字清冷苦涩,读起来总是让人感觉负能量满满,这一点和楼主在前一章介绍的欢乐青年刘禹锡正好在光谱的两个对端。比如他的这首《夜感自遣》,请小伙伴们感受一下: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首诗里连用“愁”、“仇”、“辱”、“羞”这么多负面的字眼,就是典型的孟郊风格了。长年的科举不中,让孟郊也是入不敷出、家徒四壁。有次他要搬家,没有运载工具,只好向邻居借车。一般人都知道“老婆与车恕不外借”的道理,孟郊自然也遭了白眼,但厚着脸皮最终好歹借到了,总算把他一共也没有几件的家具搬到了新家。为此他做了《借车》一诗自嘲说: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首联两句,真是很冷的幽默。虽然在科举考试中屡战屡败,好在孟郊神经足够坚强,屡败屡战,到了46岁,终于如愿以偿高中了进士。虽然不能像白居易那样自考“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但也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扬眉吐气、傲视长安了,所以他得意洋洋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时孟郊欣喜若狂的心情,应该和《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中举时一样一样的。只是靠着他的神经比较大条,没有喜极而疯罢了。从此孟郊算是从“非进士队”正式转会到了“进士队”。但是他的情商恐怕实在不高,也不具备做官的能力,在得到一个可怜的小官职之后,平时还总爱将时间花在饮酒、弹琴、交友、赋诗上面,把工作干得一塌糊涂,最后干脆由别人代了他的职,分了一半薪水给人家,而自己拿着另外一半微薄的薪水回家度日。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他写出《卧病》这样的诗就不足为奇了:
      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
      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
      倦寝意蒙味,强言声幽柔。
      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续暮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