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榜样精神 答好人生三问 曾都区城乡规划建设局 张亚捷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面对经典的人生三问,很多人穷尽一生、苦苦追寻也无法找到正解。这三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自我定位、人生价值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近来,通过观看《榜样3》专题节目,学习榜样事迹,感受榜样力量,内心深受撼动,从他们身上我寻找到了答案。 用坚守初心回答。“一生为马”的翻译家宋书声,用一辈子做一件事——把国外的马列著作翻译至国内使用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翻译成外文向国际传播。“党把我安排到哪里,我就去哪里;党让我做编译,我就做了55年的编译工作。”55年来,青丝变白发,当年的翩翩少年早已迟暮,而不变是永远怀着一颗赤诚向党的初心。“党为我找到了出路,如果没有党,还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处。党就是我的家,让我感到更大的力量。”他时刻铭记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宋老先生用听从党的命令、服从党的安排来定义自己的人生,始终牢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去做什么,该怎么做。正是坚守着这样的初心,宋老先生兢兢业业、心无旁骛、笔耕不辍地翻译马列主义著作,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他的重要使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这项伟大的事业。 用牢记使命回答。“是全村乡亲凑钱才圆了我的学医梦。毕业后,是一定要回去的。”从此,回馈恩情、守护乡亲们的健康成了贺星龙的使命。2000年,他从卫校毕业实习后,放弃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选择回到贫瘠偏远的乡村。就这样,他以一名医生的一己之力,守护起黄河岸边28个村的百姓。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背烂12个医药包,骑坏7辆摩托,出诊总里程超过40万、足以绕地球10圈……一路走来,当很多人在向上争抢峥嵘之时,他始终在用向下的身段回馈土地。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贺星龙靠的不仅仅是一名乡村医生的医德和医技,更重要的是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用艰苦奋斗回答。50多年前,我国的超导研究才刚刚起步,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赵忠贤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超导研究中。面对当时国内科研异常艰苦的条件,他和团队没有退缩,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造,夜里不睡觉,困了就靠在桌子上歇歇,有事就起来继续干。凭着这股艰苦奋斗的韧劲和干劲,赵忠贤带领着团队扎根实验几十年,心无旁骛,奋发赶超。最终发现了系列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并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带领中国的高温超导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高温超导研究人才。赵忠贤用奋斗的人生回答了自己的人生三问。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呼唤必将是我的去向之地,我必将为党的建设奋斗终生!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我们要学习榜样精神,不忘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初心,做到敢担当、有作为、重实干、讲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答好自己的人生三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