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乡村九哥

    班级管理:巧用17种心理效应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9、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

    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

    知逍考试成绩后,老师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由于平时这名老师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

    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

    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

    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所以提醒老师们,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3、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

    “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

    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

    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老师们,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

    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

    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

    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16、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

    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

    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2: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7、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

    作为一名教师,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教师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19

    回帖

    4791

    积分

    四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91
    发表于 2015-6-18 14: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班级管理如果没有好的方法确实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