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乡村九哥

    小学生必读: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人教版)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乡偶书huí xiāng ǒu shū
    【唐】贺知章【táng 】hè zhīzhāng
    少小离家老大回,shǎ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乡音无改鬓毛衰。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儿童相见不相识,ér tóng xiàng jiàn bú xiàng shí
    笑问客从何处来。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注释】
     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古音读作cuī。指鬓发稀疏、斑白。

    【译文】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名句赏析——“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赠汪伦zèng wāng lún
    【唐】李白【táng 】lǐ bái
    李白乘舟将欲行,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háng
    忽闻岸上踏歌声。hū wén àn shàngtà gē sh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不及汪伦送我情。bú jí wāng lúnsòng wǒ qíng

    【注释】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译文】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三年级】
    上册:

    夜书所见yè shū suǒ jiàn
    【宋】·叶绍翁【sòng 】yè shàowēng
    萧萧梧叶送寒声,xiāo xiāo wú yèsòng hán shēng
    江上秋风动客情。jiāng shàng qiūfēng dòng kè qíng
    知有儿童挑促织,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夜深篱落一灯明。yè shēn lí luòyī dēng míng

    【注释】
    ⑴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⑵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⑶ 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⑷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⑸ 篱落:篱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赏析】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jiǔ yuè jiǔ rì yì shān dōng xiōng dì
    【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
    独在异乡为异客,dú zài yì xiāngwéi yì kè
    每逢佳节倍思亲。měi féng jiājiē bèi sī qīn
    遥知兄弟登高处,yáo zhī xiōngdì dēng gāo chù
    遍插茱萸少一人。biàn chā zhū yúshǎo yī rén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天门山wàng tiān mén shān
    【唐】·李白【táng 】lǐ bái
    天门中断楚江开,tiān mén zhōngduàn chǔ jiāng kāi
    碧水东流至此回。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两岸青山相对出,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àng duì chū
    孤帆一片日边来。gū fān yī piànrì biān lái

    【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赏析——“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饮湖上初晴后雨
    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òu yǔ
    【宋】·苏轼【sòng 】 sū shì
    水光潋滟睛方好,shuǐ guāng liàn yàn jīng fāng hǎo
    山色空面亦奇。shān sè kōngmiàn yì qí
    欲把西湖比西子,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淡妆浓抹总相宜。dàn zhuāng nóngmò zǒng xiàng yí

    【注释】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游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濛:烟雨茫茫的样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中国传说中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扮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名句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