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31 1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手表定律:给孩子确定明确的目标
尼采说: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只有一只手表,就可以知道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孩子更准确的时间,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准时的信心。它会把孩子弄的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以哪一个为标准。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同样,一个孩子不同能时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则,他也无所适从。
有一个智力题目:如果卢浮宫失火,当时情况只能走救一幅画,那么你救那一幅。金奖答案是: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题外话:这个答案应该还包括:最快时间最容易能取到的画;离自己最近的画。等等。这与另一个智力题目:自己的妈妈和妻子同时掉水,该先救谁差不多)。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个,那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有一位年轻人,在国外深造,他想学的是画画,但生活拮据,只好读书这余打工,他找到一份工作,修剪草坪。这项工作不仅与画画没什么关系,而且常用剪子会把手变的精糙。年轻人开始并不愿意,但现实又让他只能先做下去。有一次,他不小心剪缺了一个地方,他想尽办法进行了修补,没想,这比原先还漂亮。他慢慢的爱上了这份工作,也做的越来越好。以致于他后来的他不用亲手修剪草坪了,他的意见比他的技术更值钱。几年过去了,他在异国立住了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亲朋都说他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当他看到当年的画板的时候,他迷茫了,自己现在算不算成功呢,还是离梦想越来越远了呢。
成功完全是个人现像,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成功定义也就不同。他人的掌声和喝彩固然令人高兴,但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评价,如果你知道你的真正需要,就没必要征求他人的意见了。这也就能解释,有人身家不菲,还乐意去做义工;有人条件优秀,还愿意到贫苦的地方去工作生活。孩子也有他的价值观,不要因为他的手表跟父母的手表时间不一样,就去打乱他的生活。把握住当前机会,也就不会出现猴子拾桃,最后一无所获的现像了。十八、禁果效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早恋对青少年而言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施以重压。更不应该粗暴干预,而应该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爱的真谛,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自己对人生、爱情、学业的感悟。
“禁果”一词源出《圣经》。它讲的是,一名叫夏娃的年轻人原本对智慧树上的果实熟视无睹,但上帝着重强调不准任何人偷摘果实,这引起了夏娃的注意和兴趣,最终他偷吃了禁果,被贬人间。人们将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心理现像,称之为“禁果效应”。
孩子在入学后,就开始有朋友的需求;在青春性,对异性会产生好感,甚至会有感情冲动。我们不要轻易对他们的交往做结论,这个时候,有很多是友情、是爱慕、是好奇,注意引导,就会有好的结果。13岁的德比与艾丽斯走到了一起,一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全力干涉,这反而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后来,校长改变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不仅没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他们纯洁的友情玷污了。过后,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没有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到的东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
对早恋或爱慕另一对待方向是,引导或忠告。15岁的韦尔奇喜欢上班长的一位女生,不知道怎么办。老师告诉他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喜欢上一个小女孩。但父亲说,这个小女孩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最漂亮应该在最优秀的大学里。后来,我就努力的考上了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果然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和他们任何一个交朋友。现在,亲爱的韦尔奇,你认为你说的这个女孩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吗。
韦尔奇摇摇头,最后,他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在大学后,他又碰到同样的问题,他告诉他以前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工作以后还有更多的女孩子等着你去选择。
加以引导,将情感转发为学习动力,这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法。另一位故事中,父亲对孩子说出一番忠告:你被一位女孩喜欢,说明你很了不起;你喜欢一位女孩,说明你的眼界很开阔。你如果就在这里发展,你可以跟她继续来往;如果你要在市里发展,应该在市里解决这个问题;在省里发展,就在省里解决;在北京发展,就在北京解决;在国外发展,就出国解决。
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解决,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孩子看的更远。
(注:处理方法、语言,不要对着书着照抄,也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这样,才会更有实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