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乡村九哥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物壮则老。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