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智若愚的人生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盲人好
    有两个人,生下来就是瞎子,从没有见过火红的太阳和翠绿的树木。可是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他们听说了世道的艰难、劳作的辛苦后,倒觉得做瞎子不错,可以不用去尽一个正常人应尽的责任。

      有一天,这两个瞎子出去有点事,相约同行。一边走一边聊着天,慢慢的又说到自己身上来了。他们议论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盲人更好吗?看得见的人从早到晚奔忙不停,尝尽了辛劳,农夫更是忙得厉害,哪里能像我们盲人一样清闲自在呢。”说话间,语气颇为得意。

      正好有几个农夫走在这两个盲人旁边,无意间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非常生气,纷纷说:“这两个瞎子,实在太不知好歹,不但不懂得多加努力来弥补天生的不足,还要嘲笑我们农夫不如他们。一定得给他们个教训,让他们瞧瞧做盲人到底好不好?”

      这么商量着,几个农夫便假装成官家的人,大呼小叫地对着两个盲人闯过去,一路喊道:“官老爷来了,快闪开让道!”到了两个盲人面前,一个农夫断喝一声:“大胆刁民,官老爷来了,竟敢不回避!”然后几个农夫一起上去,把两个盲人用锄头各打了一顿,叫骂着把他们赶到一边。

      农夫出了气,在一起暗笑说:“这回,那两个盲人该知道厉害了吧。且让我们去悄悄地听一听,看看他们还能说些什么。”盲人平白无故地挨了一顿打,狼狈不堪,摸着痛处叫苦不迭。一个盲人说:“唉,毕竟还是盲人好啊!如果刚才是换了看得见的人,看见了官老爷不回避,那不仅要挨打,打完以后还要问罪呢,你我多幸运啊!”

      这两个人盲人盲目地自满自足,自动地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比他们有缺陷更加可悲。如果我们也常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算是正常人,又和这两个盲人有什么不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实无价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

      一个穷苦的小孩,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到一家银行当工人,靠微薄的收入过日子。

      有一天,银行派他到客户家中取300法郎,当他收到款项后回到银行仔细一算,却发现多了300法郎,他立即跑回客户那里,将多出的钱还给这个客户。

      这个客户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高斯先生,高斯收下钱后对他说:“你真是一个诚实不贪的人啊!欢迎你有空时常来和我聊天,我想和你做个永久的朋友。”

      此后他便经常去高斯家中,向高斯请教有关数学及电报方面的知识。不久之后,他辞去了银行的工作,高斯便出资让他到柏林经营书店。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他建立了欧陆通讯网,甚至于扩展到了全世界。

      这就是因为他当时的诚实,才获得了创业的援助,最后发展成了今日繁荣的路透社,这个人就是保罗•茱利•路透。

      诚实的人总是忠于自己的良知,即使是在有急需时,也都能够不为贪一时之财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一个诚实的人做事不会违法乱纪、投机取巧,因此较能获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所以说诚实就是自己最大的无形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是第一生命
    席间,友人忽问:“何为世间之贵?”我说:“我曾听一位大师说过,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

      友人说,为什么说智慧是第一生命呢?人的健康才是一切的支柱。你不见广告上说——朋友,如果你有1,000,000财富,后面的那些“0”分别代表金钱、美丽、地位、名誉、快乐、家庭等等,而前面的那个“1”则是代表了健康。有了这个“1”,后面的那些“0”才有了意义。你想,即使腰缠万贯,富甲十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如天仙,多才多艺,如果是体弱多病,终日离不开药物,这样的人生岂不也是黯淡无光?

      我说:“我觉得人生在世,健康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活在世上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朋友之间深刻的情谊,生活的质量就差了。人之所以烦恼横生,之所以对人生困惑茫然,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因为没有了悟茫茫人生的真相。纵观古今中外,凡圣贤哲人,无不是胸襟恢宏,慧思迭出。即使有人体弱多难,亦能恬淡豁达地直面人生,谁又能说这样的人生无价值呢?”

      小故事大智慧:人的生命并不在乎是否一定要孔武有力,健步如飞;而是在于是否每一天都活得很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容,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然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孝忠于楚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同样老板在面对下属的微小过失时,则应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体面和企业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的店小二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回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

      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后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

      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微妙微肖的原因。

      其实,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反应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

      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优点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领域开花结果。他们却都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船夫说:“不懂。”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1/3。”哲学家说。

      “那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那你的生命失去了1/2。”

      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掉到了河里。这时,船夫问:

      “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喊到:“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小故事大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人们把读书和参加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一个人在文凭上体现的生命价值与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的生命价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有把学习间接经验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通过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熟悉人民群众,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陷和弱点。船夫与哲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幸运女神来临
    从前,城外郊区有一幢破房子,三个兄弟结伴住在里面。他们干什么事都不顺利,简直是事事受损,处处碰壁。于是他们经常埋怨幸运女神不保护他们。

      有一天,幸运女神突然降临到他们家里,一心一意要帮助他们。女神看到他们贫苦生活,十分同情,决定整个夏天都留在这里,帮助他们。

      整整一个夏天呢,时间可真不算短呀!三个穷兄弟的遭遇有了转机。老大本来不会做生意,现在不论做什么生意,都一帆风顺,从来都没有亏过来。很快,老大就成了大富翁,家财万贯。

      老二到衙门里谋职,本来他只能做些文员工作,负责抄抄写写,没什么前途。突然时来运转,得到提拔,如今有人来致敬,有人请吃饭,眼看他就要得到一官半职,飞黄腾达,以后便会拥有财富与地位了。

      那么老三呢?幸运女神当然不会忘记照顾他。但是他整个夏天都在抓苍蝇。不知道他以前抓的怎么样,现在每次都不落空,次次都能抓到。只要他随便把手扬起,苍蝇就会自动落入他手中。现在他抓苍蝇的技术简直就是炉火纯青,精妙绝伦。

      夏天过去了,幸运女神够了预定时间,便辞别了三兄弟继续前行了。这三个兄弟中有两个得到了好处,一个很富有,一个得到了官职。惟独第三个还在口口声声地埋怨,说他没得到女神的保护,只好去讨饭。

      小故事大道理:幸运本是难以捉摸的,总在人间飘忽不定。但经常会有人在幸运来临时抓不住机会,当机会一去不复返时,才追悔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挑剔的待嫁姑娘
     从前有一位待嫁姑娘,想给自己找个如意夫君。这本来合情合理,但是这位姑娘实在太挑剔了。她要夫君年轻,聪明,漂亮,此外还得无条件的爱她,绝不能妒忌。可是到哪里去找这样十全十美的人呢?

      说来也奇怪,这姑娘确实有福气,显贵的求婚者摩肩接踵,姑娘家门庭若市。但是这姑娘实在太挑剔了,别的姑娘求之不得的男人,她却嗤之以鼻,这人没有勋章,那人级别太低,要不就是鼻子太大,或者是眉毛太细。挑来挑去,没有一个中她的意。

      求婚者来的少了,一晃两年过去了。另外一些人来求婚,只是求婚者的档次已经低廉一级。

      姑娘说:“他们枉费心机,那么粗俗啊,想和我结婚,简直是异想天开!连过去被我拒绝的求婚者他们都比不了,别以为我迫不及待地要嫁人,其实我在家的日子过得也很惬意。我白天玩得快活,晚上睡得安稳。”

      这批求婚者也被拒绝了,从此登门提亲的人越来越少,姑娘家门庭冷落,车马稀少。年复一年,来提亲的人终于绝迹,儿姑娘的青春年华也非从前。她百无聊赖,细数过去的女友,但她们不是出嫁了就是已订亲了,惟独她一人被遗忘在闺中。

      姑娘照照镜子,不禁伤感,时间一天天地夺取了她的美貌,过去她周围的崇拜者数不胜数,集会没有她便没了乐趣,而现在,只有老太婆们拉她去打牌。

      高傲的美人已没了傲气,理智命令她赶快嫁人,再也不要挑剔。恰好有个人向她提亲,她立即应充,并为此感到高兴,尽管新郎有点儿残疾。

      小故事大道理:一味地等待,过分挑剔,不知道满足,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
    从前有一个名为婆罗门的教派。在他们修行的庙宇里,教徒们各个都虔诚笃信,潜心修行。惟独有一个人是例外、他觉得修行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对修行格外厌恶。

      庙宇里的住持十分严厉,如果谁触犯了教规,就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偏偏这个人不信邪,一点都不害怕。

      有一天,规定的斋日,这个人嘴馋,想吃荤菜。他想方设法找到几个鸡蛋。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跑到修行室,将神明前的烛光燃得旺旺的,就开始烤鸡蛋。

      这个人一边目不转睛地翻转鸡蛋,闻着鸡蛋扑鼻的香味,一边讽刺住持:“哼,看你平时那么严厉,这会肯定想不到我在这里烤鸡蛋吃。啧啧。瞧这鸡蛋烤的金黄慌的,肯定好吃极了--------”

      这时候,门突然推开了,住持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五证齐全,这回这个贪吃的人可跑不掉了,罪过不容抵赖。

      面对住持严厉责问,这个婆罗门教徒害怕了,声泪俱下,祈求宽恕:“仁慈的住持啊,请你原谅我的罪行。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问什么会这么做,一定是鬼迷心窍,我才会犯下这滔天罪行。求求您,宽恕我吧,我下次再也不会了!”

      忽然小鬼从壁炉后面跑出来,愤愤不平地说:“哼,你真是不害臊,总是把罪过推到我身上。我可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烛火上烤鸡蛋的呢!而这一奇特的做法,可是刚刚我看到你这样做才学会的呢!”

      小故事大道理:有些人平常犯下什么错误,总爱把它推说成别人之过,说是受到别人的迷惑,尽管别人和他根本毫无瓜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
    从前有一个名为婆罗门的教派。在他们修行的庙宇里,教徒们各个都虔诚笃信,潜心修行。惟独有一个人是例外、他觉得修行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对修行格外厌恶。

      庙宇里的住持十分严厉,如果谁触犯了教规,就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偏偏这个人不信邪,一点都不害怕。

      有一天,规定的斋日,这个人嘴馋,想吃荤菜。他想方设法找到几个鸡蛋。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跑到修行室,将神明前的烛光燃得旺旺的,就开始烤鸡蛋。

      这个人一边目不转睛地翻转鸡蛋,闻着鸡蛋扑鼻的香味,一边讽刺住持:“哼,看你平时那么严厉,这会肯定想不到我在这里烤鸡蛋吃。啧啧。瞧这鸡蛋烤的金黄慌的,肯定好吃极了--------”

      这时候,门突然推开了,住持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五证齐全,这回这个贪吃的人可跑不掉了,罪过不容抵赖。

      面对住持严厉责问,这个婆罗门教徒害怕了,声泪俱下,祈求宽恕:“仁慈的住持啊,请你原谅我的罪行。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问什么会这么做,一定是鬼迷心窍,我才会犯下这滔天罪行。求求您,宽恕我吧,我下次再也不会了!”

      忽然小鬼从壁炉后面跑出来,愤愤不平地说:“哼,你真是不害臊,总是把罪过推到我身上。我可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烛火上烤鸡蛋的呢!而这一奇特的做法,可是刚刚我看到你这样做才学会的呢!”

      小故事大道理:有些人平常犯下什么错误,总爱把它推说成别人之过,说是受到别人的迷惑,尽管别人和他根本毫无瓜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