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聚焦》第18期——困难弱势群体政策落实怎能“疏忽”2017-07-15 云上随州
作风彰显形象、作风成就事业。我们继续来关注今天的《作风聚焦》节目。在今年的大数据比对中,暗访组发现,一些地方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时不到位,困难群众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福利。今天主要曝光五保、低保、残疾人补贴政策落实中的有关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日前,暗访组在曾都区洛阳镇易家湾村走访时发现,贫困户王洪兵在2012年7月就办理了五保,但至今没有领到五保补助金;对于五保政策,他也不知道。
随后,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五保发放花名册登记账号,暗访组在银行系统查询发现,王洪兵账号信息显示为该镇胡家湾村另一五保户胡连生。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该批次25人的账号中,19人的账号出现类似信息不一致问题。 暗访组随即责成曾都区民政局进行全面调查。经查,由于民政局工作人员疏忽,造成信息错位,致使民政花名册账号与银行存折账号信息不一致。但19位五保户的五保金均发放到位。其中,王洪兵的五保金一直存放在错位的账号中,且每月在正常发放,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共计8175元,没有被人冒领。 此外,暗访组还发现,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五保户王洪兵由分散供养转入洛阳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期间应发放供养金18130元。然而,两年时间王洪兵仅在福利院住了2个月,之外没有享受到供养服务和供养金。据统计,类似王洪兵的这种情况,在洛阳镇农村福利院还有6人。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五保户剩余的供养金又花哪儿了吗? 洛阳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原副镇长董仕菊也表示,由于平时工作中的疏忽大意,才造成了部分五保户供养金发放不到位的情况。 7月10日,根据大数据比对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暗访组对随县新街镇河源店村个别村民违规享受低保的进行了实地核查。 在该村村支部书记江品政的带领下,暗访组来到低保户杨和波的家中,我们看到这是一家3间门面的超市,里面还开着麻将馆。超市的老板杨东军说,这里不是低保户杨和波的家,他只是租住在这里。 在现场,低保户杨和波的妻子胡全珍无意中道出了实情。超市老板杨东军就是低保户杨和波的大儿子。 暗访组走访村民得知,河源店村副书记杨百三和杨和波是亲戚关系。 经查证,低保户杨和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东军在家开超市,小儿子杨小成在随州务工,而他本人平时做点运输生意。2014年他被评定为贫困户,同年他和妻子胡全珍又被评定为低保户。期间,群众也举报过此问题,但至今二人仍在享受低保政策。 暗访组在曾都区万店镇落天坡村走访看到,该村低保户刘友珍为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十分困难,其残疾证是1993年颁发的,由于中途没有换新证,导致其一直没有享受到国家对困难残疾人的政策补贴。 暗访组还发现,曾都区洛阳镇易家湾村村民杨必刚为视力残疾,残疾等级为一级,儿子杨滨滨也是残疾人,但他们都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 《湖北省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具有本地户籍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对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00元。我们不禁要问:残联和民政部门,残疾人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了吗?困难残疾人该享受的补贴享受到了吗? 点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都属于困难弱势群体,国家发放的补助资金对他们而言就是救命钱。然而,上述曝光的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单位对待困难弱势群体不关心、不负责,落实困难群众扶持政策不到位、有偏差,折射出一些地方、单位群众观念不强、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力,损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把国家对困难弱势群众的温暖关怀不遗余力宣传好,把国家对困难弱势群众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好,让更多的困难弱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