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5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先生尝曰:“敬敷五教在宽,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则是为教者当以宽容存心也。今日学中大体虽要严密,然就中节目宽缓,大概人品不一,有夙成者,有晚成者,有可成其大者,有可成其小者,且一事有所长,必一事有所短,千万不同,遽难以强之也。《学记》自‘一年离经辨志’至‘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其始终节次,几多积累,必不可以苟且致之,故教人不止,各因其材。又当随其学之所至而渐进也。盖教人与用人正相反,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许鲁斋集·附录》)
【译文】
先生曾经讲过:“恭恭敬敬地布陈五教在于宽容,君子通过施行政教就考虑到了政教没有穷尽,宽容能够保证民众幸福无疆,这就是教育人的人应当把宽容牢记在心的原因。今天的学者中的大多数对学生的要求虽然严格,然而其中具体的项目还是宽大舒缓的,大概因为人的资质高低不一,有早成才的,有晚成才的,有可以成就大业的,也有只能做小事的。况且擅长于某一方面,必定不善于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人都不相同,很难勉强把他们整齐划一。《学记》中的‘过了一年看学生对经文的读断并进而考察他的志向、品行’到‘过了九年明晓了某一类事物的道理并且能触类旁通,独立思考,能坚持一己之见,不随便动摇’,其开始结束的次序,经历了无数次的积累,是一定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得来的,因此教诲别人不要半途而废,既要根据他们各人的资质高下因材施教,又要按照他们学习的范围程度而循序渐进。也许教育人和使用人正好相反,用人应当用人的长处,教育人应当帮助别人认识到、并且弥补自身的短处。”
关键字:读书十六观学问道理圣人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