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遇随而安

    穿袈裟的政治家——活佛的故事

      [复制链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夺取安多藏区后,和硕特部将自己天山之麓乌鲁木齐附近的地盘转交给准噶尔部以做酬谢,固始汗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巴图尔珲台吉,这个姑娘生下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儿子,哥哥是准噶尔汗王僧格,弟弟则是后来席卷中亚草原、搅得清俄两大帝国不得安宁的噶尔丹。

      杀死却图汗占领安多后,固始汗在五世达赖和罗桑曲结的要求下,继续率军进攻康区,大致包括现在的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以及西藏昌都地区。蒙古铁骑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消灭了对黄教极不友好的白利土司,降伏了木氏土司并迫使其退回丽江,使得青海和康区终于连成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各路神仙的退出,中看不中用的黄教包围网土崩瓦解,黄教势力已将死对头藏巴汗彻底压缩到后藏(日喀则地区)一隅,双方的最后决战终于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部 安多第一——拉卜楞寺嘉木样】


      《一、风云》(下)


      公元1642年,节节败退的藏巴汗被蒙古军队擒获,不久处死,黄教势力终于彻底占据了西藏。固始汗效仿当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对西藏萨迦派(俗称花教)领袖八思巴的前例,将西藏十三万户(其实就是整个西藏,元朝曾将西藏本土划分为十三个万户辖区)献给五世达赖喇嘛作为供养地,由于此时西藏十三个万户辖区早已名存实亡,因此固始汗在名义上将整个西藏布施给了黄教集团,但实权仍掌握在自己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加强对圣地的统治,固始汗将和硕特汗廷由青海迁移到西藏,至于首府的位置,他选择了黄教的老巢——圣城拉萨。固始汗在位时鼎盛的和硕特汗国,总面积肯定超过二百万平方公里,它几乎占据了整个青藏高原,包括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北部,云南迪庆州,甘肃甘南州,甚至在遥远的新疆还保留着一块和硕特飞地,由固始汗的兄弟和侄子们统治着。

      值得注意的是,汗国各地行政体制是不同的,固始汗亲自坐镇圣城统筹大局,西藏本土由汗廷直辖并委任地方官员;康区(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等地)由各家世袭土司为汗王实施间接管理,土司们需要向汗廷缴纳赋税,并提供乌拉差役即免费劳务;而做为和硕特汗国大本营和军事基地的安多藏区,则是固始汗子孙们的封地,他们统领着强大的骑兵军团,做为汗廷藩属和护卫羽翼,留在了广袤的甘青大草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安多地方最大的活佛——拉卜楞寺的寺主嘉木样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活佛系统的创始人,一世嘉木样是安多本地人,他于公元1648年出生于今天的甘肃甘南州夏河县甘加乡,本名俄昂宗哲。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七岁起跟随身为僧侣的伯父学经,到了公元1660年,十三岁时在当地沙沟寺(也称‘德尔隆寺’)受沙弥戒并正式出家,法名洛桑坚赞。

      此时,和硕特汗国的建立者固始汗已经去世数年,汗廷处于剧烈动荡中,虽然固始汗的长子最后在五世达赖支持下继位,称“达延鄂齐尔汗”,但他在青海的那些亲戚并不服气,而达赖也有意在他们中制造矛盾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以后,二十出头的洛桑坚赞的佛学造诣在夏河当地寺院已无对手,他觉得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于是决定前往藏传佛教的中心拉萨继续深造。据说告别家乡时,洛桑坚赞曾立下重誓,如果不能学有所成,那么就请神灵灭了自己!

      当时外地僧侣进藏学法,通常都会在黄教四大主寺,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中选一个进修。不幸的是,黄教中学识最为渊博的四世班禅已于六年前去世,五世班禅还是个孩子,扎什伦布寺青黄不接,洛桑坚赞只能选择进入达赖系统的寺院,成为哲蚌寺郭莽扎仓的一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扎仓”,就是藏传佛教的学院或僧院,像哲蚌寺这样的大型寺院,僧侣规模往往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为了加强管理,寺院便主要按照学业内容或生源籍贯,将僧人们分为一个个学院或僧院,通常有居巴扎仓(主修密宗)、参尼扎仓(主修显宗)、丁科扎仓(主修天文历算)、曼巴扎仓(主修藏医)等。

      每个扎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有各自的佛殿、经堂、僧舍、库房等基础设施,不仅在学业上相互独立,连经济和财产也是各自独立的,活佛也都属于各自的扎仓。因此,喇嘛们对扎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寺院的感觉反而很淡漠,他们以自己所属的扎仓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即使寺主也很难干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扎仓的首脑或院长称为“堪布”,其下设有翁则、格贵、吉索等学院领导职位,扎仓下面是一个个康村即僧舍区,再往下还有更小规模的米村,康村和米村往往是同乡聚居区,相当于一个个同乡会。

      洛桑坚赞去的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僧人数量常达到一万或更多,民主改革前拥有超过三千三百座下属寺院,其中一半在西藏之外,三分之一在国外,位于西藏的不到五分之一。哲蚌寺最早有七个扎仓,后来整合为四个,洛桑坚赞所在的郭莽扎仓在规模上排行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洛桑坚赞开创的先例,后来他所建立的拉卜楞寺之僧人到西藏学经,也都会进入郭莽扎仓。按照嘉木样的传记,当时洛桑坚赞很穷,生活十分困难,有时数日断炊,只能泡几粒蚕豆咀嚼充饥,但他不分昼夜地阅读背诵,学业进步相当迅速,二十五岁便获得了黄教显宗里最重要的格西学位。

      公元1680年,二十六岁的洛桑坚赞由五世达赖喇嘛授予比丘戒,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佛教僧侣。两年后,他学完了郭莽扎仓安排的所有显教课程,进入拉萨的续部上院(也称‘上密院’,在小昭寺,建于公元1464年,此外木鹿寺还有一座建于公元1433年的续部下院或称‘下密院’,它们都是黄教主要的密宗学院),继续学习密宗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5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09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6: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洛桑坚赞曾师从当时著名的密宗大师阿旺罗桑却丹,后者其实只比他大六岁,但在当时已经以“智慧第一”著称。不过两人的师生关系应该没持续多久,因为到了公元1683年,阿旺罗桑却丹便返回家乡青海传教,他后来被追认为二世章嘉活佛。

      三十岁的时候,洛桑坚赞参加了一场规模弘大的密宗学术辩论。他的传记写道,当时各大寺院数百名密宗学者争相质疑交锋,但洛桑坚赞以高深的学识和无敌的辩才,击败了所有对手,从此威名大震。洛桑坚赞曾自负地宣称:“若辩论,除了法称,无我对手!”法称是古印度佛教的著名逻辑学大师,一生辩尽天下无敌手,由此可见洛桑坚赞之自信,但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人们竟然都认同这种说法,认为他确实是西藏辩经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