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5 1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峰泉溪桥,楼亭轩馆,亦既繁复而可厌矣,乃又有出於谐声隐语,此则宋、元人之所未及开,而其风实炽於前明至近日也。(或取字之同音者为号,或取字形离合者为号。)夫盗贼自为号者,将以惑众也。(赤眉、黄巾,其类甚多。)娼优自为号者,将以媚客也。(燕莺娟素之类甚多。)而士大夫乃反不安其名字,而纷纷称号焉,其亦不思而已矣。
逸囚多改名,惧人知也。出婢必更名,易新主也。故屡逸之囚,转卖之婢,其名必多,所谓无如何也。文人既已架字而立号,苟有寓意,不得不然,一已足矣。顾一号不足,而至於三且五焉。噫!可谓不惮烦矣。
古人著书,往往不标篇名。後人校雠,即以篇首字句名篇。不标书名,後世校雠,即以其人名书,此见古人无意为标榜也。其有篇名书名者,皆明白易晓,未尝有意为吊诡也。然而一书两名,先後文质,未能一定,则皆校雠诸,易名著录,相沿不察,遂开岐异;初非著书之人,自尚新奇,为吊诡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