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十六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唐朝有个叛将,名字叫仆固怀恩。他煽动吐蕃和回纥两国联合出兵,进犯中原。大兵三十万,一路连战连捷,直逼泾阳。泾阳的守将是唐朝著名将军郭子代,他是奉命前来平息叛乱的,这时他只有一万余名精兵。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郭子仪知道形势十分严竣。

      正在这个时候,仆固怀恩病死了。吐蕃和回纥就失去了中间的联系和协调的人物。双方都想争夺指挥权,矛盾逐渐激化。两军各驻一地,互不联系往来。吐蕃驻扎东门外,回纥驻扎西门外。

      郭子仪想到何不乘机分化这两支军队?他在安史之乱时,曾和回纥将领并肩作战,对付安禄山。这种老关系何不利用一下呢?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纥营中转达郭子仪想与过去并肩作战的老友叙叙情谊。回纥都督药葛罗,也是个重视旧情的人。听说郭子仪就在泾阳,十分高兴。但是,他说:“除非郭老令公亲自让我们见到,我们才会相信。” 郭子仪听到汇报,决定亲赴回纥营中,会见药葛罗,叙叙旧情,并乘机说服他们不要和吐蕃联合反唐。将士们深怕回纥有诈,不让郭子仪前去。

      郭子仪说:“为国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去回纥营中,如果能谈得成,这—仗就打不起来了,天下从此太平,有什么不好?”他拒绝带卫队保卫,只带少数随从,到回纥营去。

      药葛罗见真的是郭子仪来了,非常高兴。设宴招待郭子仪,谈得十分亲热。酒宿时,郭子仪说道:“大唐、回纥关系很好,回纥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了大功,大唐也没有亏待你们呀!今天怎么会和吐蕃联合进犯大唐呢?吐蕃是想利用你们与大唐作战,他们好乘机得利。” 药葛罗愤然说道:“老令公说得有理,我们是被他们骗了!我们愿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双方马上立誓联盟。

      吐蕃得到报告,觉得形势骤变,与己不利,他们连夜准备,拔寨撤兵。郭子仪与回纥合兵追击,击败了吐蕃的十万大军。吐蕃大败,很长一段时期,边境无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汉献帝九岁登基,朝廷由董卓专权。董卓为人阴险,滥施杀戮,并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满朝文武,对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担心,朝廷出了这样一个奸贼,不除掉他,朝廷难保。但董卓势力强大,正面攻击,还无人斗得过他。董卓身旁有一义子,名叫吕布,骁勇异常,忠心保护董卓。

      王允观察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计”,让他们互相残杀,以除奸贼?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蝉。这个歌女,不但色艺俱佳,而且深明大义。王允向貂蝉提出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计划。貂蝉为感激王允对自己的恩德,决心牺牲自己,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王允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女儿”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见这一绝色美人,喜不自胜,十分感激王允。二人决定选择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请董卓到家里来,酒席筵间,要貂蝉献舞。董卓一见,馋涎欲滴。王允说:“太师如果喜欢,我就把这个歌女奉送给太师。”老贼假意推让一番,高兴地把貂蝉带回府中去了。

      吕布知道之后大怒,当面斥责王允。王允编出一番巧言哄骗吕布。他说:“太师要看看自己的儿媳妇,我怎敢违命!太师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决定带回府去与将军成亲。”吕布信以为真,等待董卓给他办喜事。过了几天没有动静,再一打听,原来董卓已把貂蝉据为己有。吕布一时也没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见身后的吕布,心生疑虑,马上赶回府中。在后花园凤仪亭内,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他顿时大怒,用戟朝吕布刺去。吕布用手一档,没能击中。吕布怒气冲冲离开太师府。原来,吕布与貂蝉私自约会,貂蝉按王允之计,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大骂董卓夺了吕布所爱。

      王允见时机成熟,邀吕布到密室商议。王允大骂董贼强占了女儿,夺去了将军的妻子,实在可恨。吕布咬牙切齿,说:“不是看我们是父子关系,我真想宰了他。” 王允忙说:“将军错了,你姓吕,他姓董,算什么父子?再说,他抢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杀你,哪里还有什么父子之情?”吕布说:“感谢司徒的提醒,不杀老贼誓不为人!”

      王允见吕布已下决心,他立即假传圣旨,召董卓上朝受禅。董卓耀武扬威,进宫受禅。不料吕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贼咽喉。奸贼已除,朝庭内外,人人拍手称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见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如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势。主战的著名将领宗泽、岳飞、韩世忠筹坚持抗击金兵,使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韩世忠镇守扬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绘等去金营议和。二人北上,经过扬州。韩世忠心里极不高兴,生怕二人为讨好敌人,泄露军情。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两个家伙传递一些假情报。等二人经过扬州时,韩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队开出东门。二人忙问军队去向,回答说是开去防守江口的先头部队。二人进城,见到韩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韩世忠故意让二人看,原来是朝廷催促韩世忠马上移营守江。

      第二天,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营。为了讨好金军大将聂呼贝勒,他们告诉他韩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营守江。金将送二人往金兀术处谈判,自己立即调兵遣将。韩世忠移营守江,扬州城内空虚,正好夺取。于是,聂呼贝勒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扬州挺进。

      韩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头部队”返回,在扬州北面大仪镇(分江苏仪征东北)的二十多处设下埋仗,形成包围圈,等待金兵。金兵大军一到,韩世忠率少数兵士迎战,边战边退,把金兵引人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宋军伏兵从四面杀出,金兵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先锋敲擒,主帅仓皇逃命。金兀术大怒,将送假情报的两个投降派囚禁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击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的本领。而双方指挥员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只用一计,往往容易被对方识破。而—计套—计,计计连环,作用就会大得多。

      宋代将领毕再遇就曾经运用连环计,打过漂亮的仗。他分析金人强悍,骑兵尤其勇猛,如果对面交战往往造成重大伤亡。所以他用兵主张抓住敌人的重大弱点,设法钳制敌人,寻找良好的战机。

      一次又与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队不得与敌正面交锋,可采取游击流动战术。敌人前进,他就令队伍后撤,等敌人刚刚安顿下来,他又下令出击,等金兵全力反击时,他又率队伍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退退进进,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惫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着,想摆又摆不脱。

      到夜晚,金军人困马乏,正准备回营休息。毕再遇准备了许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阵地上。然后,又突然袭击金军。金军无奈,只得尽力反击。那毕再遇的部队与金军战不几时,又全部败退。金军气愤至极,乘胜追赶。谁知,金军战马一天来,东跑西追,又饿又渴,闻到地上有香喷喷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战马一口口只顾抢着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进一步,金军调不动战马,在黑夜中,一时没了主意,显得十分混乱。毕再遇这时调集全部队伍,从四面包围过来,杀得金军人仰马翻,横尸遍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再说一个城濮大战之前,楚国吞并周围小国日益强盛的故事。

      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人人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象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应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