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乡村九哥

    学困生转化四个新视域及23种方法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0:提前预防。
    小学对男孩英语、女孩数学格外关注;初中男教师所教班级的女生、女教师所教班级男生要防止性别导至沟通少而造成学困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1:过筛卷(二次重考)。
    对试卷中错题组中新卷再考;也可多印20℅试卷,讲评后让学困生再考,力争达到考后一百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2:提升早晚自习质量。
    充分利用晚上就寝前过电影冥想变短暂记忆为永久记忆。充分利用高效课堂自记、对记、组长提问、爬黑板、跨小组竞赛等形式调动复习“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3: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竞争,即分层同质竞争。
    以80分、70分、60分及60分以下划为ABCD四个层次,同一层次排名次,奖励各层前2各保持者及每层进步名次最多学生,跨层重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4:让学生找出影响自己成绩的关键因子,想出破解方法及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5:签订协议法。
    从根源上解决厌学问题,伴演黑白脸、互相配合,家校构建转化共同体。
    对个别特殊学困生,学校需要重点帮扶。学校不妨牵头尝试让班主任、学生、家长签订协议书,对这些学生进行特别帮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6:翻转课堂法。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网络与传媒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多元化。“翻转课堂”,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内化在时空上的“颠倒”,让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或“讲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不仅便于学情反馈和统计、家长的参与和监督,而且改变了家庭了解和辅导学生学习的被动现状,家长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教学视频”的情况,对其进行更深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最受教师关注是最好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响应或提出很棒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其他学生则是被动听讲,甚至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 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切。最让学生兴奋的是能够暂停、倒带、重放讲座视频,直到听懂为止。而课堂上,教师的时间被释放,可辅导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而往往大部分时间围绕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7:举三反一法。
    多数学困生因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思维品质的弱化、滞后,造成学习新知的暂时智力障碍。优等生与学困生在学习智力系统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学习过程来看,前者适合“迁移”——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的知识,解决类似的新的课题或同类知识;后者适合“积累”——对知识、经验、信息等的积聚和整合。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前者侧重于知识的学得,后者侧重于知识的习得。因此笔者建议对优等生的新知学习宜采用“举一反三”——演绎、探究学习;学困生的新知学习适宜“举三反一”——归纳、验证。理由是:对学困生来说,通过大量信息的接收、感悟、积累,通过多元、丰富、生动鲜活的正反案例,他们对事理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彻底把握,才能透过事理的表象看透事理的本真。对他们来说,只有先“举三反一”,而后才能“举一反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8:学一退三法。
    学困生知识系统往往不够健全,因而容易出现知识断层,造成学习新知的实际起点远远低于教材要求的逻辑起点。知识残缺导致认知的障碍。笔者建议教师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设计时,要牢牢把握“学什么(学习内容)怎么学(学习方法指导),不会怎么办(识链接)”三者的逻辑照应,采取“学一退三”的战略。比如学习异分母加法时,就可以采取如下设计思路:学什么(学习内容)——通过下面例子思考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2/3+1/5=?;怎么学(学习方法)——思考10/15+3/15与2/3+1/5有什么区别?如何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做题思路是什么?( 先转化再按同分母计算);不会怎么办(学一退三,旧知识链接,习题形式呈现)——退一:同分母分数如何计算;退二:如何通分;退三:通分时怎样找最小公倍数?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学一退三”的含义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向后追问三次,即要学会这个新知识,首先要具备什么知识?具备这个知识又要具备什么基础知识,一直退到学生知识能衔接的地方(学习原点)。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国古代就有“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精辟论点。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头脑并非一片空白,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便会从头脑中搜寻与之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用来理解和同化新知识,建立起联系,组成新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贮存在大脑中。如果把学习活动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自信,从而产生认知的冲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的建构知识。这就是笔者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所提出的“学一退三”观点的理论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19:课前助学法。
    有的教师放学后,总是习惯留一些学困生,为他们“开小灶”——补课。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教师这样做,似乎不妥:一是学困生很没有面子;二是给学困生了一个负面的自我暗示,“我是学困生,我学不会,老师让我补课”;三是学困生看到同伴高高兴兴回家了,自己还得留下来补课,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这样,补课成了老师“让我学”,而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导致补课时学生给教师“斗智斗勇”。有的学生则“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与教师打“持久战”,“反正你总得让我回家吃饭、睡觉”,熬到点就回家。课后补课多数情况是越补越差,越差越补,出现了恶性循环。同时,学生也患上了“补课综合症”、“谈补色变”。鉴于此,笔者提出变课后补课为“课前助学”,科学的说法应为课前师生共同备课。具体操作方法概述如下:放学后,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以到办公室有重要的事为理由,留下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学困生,也包括一部分中等生,不要让留下的学生一开始就产生负面的心里暗示);召集同学到办公室后诚恳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为了准备明天的课,需要同学们帮助一下,看我哪些设计不合理,看哪些我讲的不清楚?”,旨在让学生产生一种“我在帮教师备课,而不是教师又逼我补课”积极的心态。试想:通过“课前助学”,教师对这些学生“学情”已心中有数,再加上这些学生课前已听了一遍,课堂上二次消化后,那有还不会之理!学生听懂了就想学,想学就能学会,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越“补”学困生越少,越“补”越不需要补、越“补”学生越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