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于自己祖先杜预的功名满天下、自己爷爷杜审言的诗名满天下、自己叔叔杜并的孝名满天下,都是非常自豪的,在诗歌中屡次提及,就不引用了。这样著名的家世,李白、高适等人哪个有?杜甫在与他们交游时,根本没什么可自卑的。我估计李白一见到他,很可能是备感荣幸地说:“原来你就是杜征南的后人、杜审言的孙子、杜孝子的侄儿小杜啊,幸会幸会!”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杜甫的交游圈子。杜甫家学渊源,从小就被那位著名的爷爷杜审言逼着读书、写诗、练字,还带进了高大上的朋友圈,十三四岁就开始交游很广阔了。在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里面说自己是“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李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另一位王翰的最著名作品,就是大家在腐败时最喜闻乐见的那首《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当时的名士祖咏、杜华,都很喜欢和王翰交游。杜华的母亲崔氏更是把王翰设定为儿子的偶像,曾经说:“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这就和现在的母亲们一定要自家孩子和学校里的好学生坐同桌成为好朋友是一样的心态。杜华之母求之不得做王翰的邻居,而杜甫说王翰求之不得做自己的邻居。
再通过杜甫那首入选小学课本的《江南逢李龟年》,看看这哥们混的是什么圈子:“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李隆范,是天子李隆基的亲弟弟,很喜欢音乐,曾经把拥有超凡的音乐才能的王维推荐给了太平公主。崔九则是一天到晚陪着皇上深受宠信的殿中监崔涤,他哥哥更有名,就是那位被张说羡慕的宰相崔湜。一个经常在亲王府和名门望族家里做常客的人,会是屌丝吗?他会认为自己是屌丝吗?
第三,让我们来看看杜甫的性格。杜甫的诗歌很喜欢赞赏别人,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德,但我们并不能由此便认为他很自卑。欣赏别人和自信完全是可以兼容的两种美德。认为不能兼容的人应该是至少缺乏其中一种。其实杜甫应该没什么自卑的基因,因为他爷爷杜审言是个大狂人。杜审言曾经为和自己齐名“文章四友”的苏味道写评注,写完以后对别人说:“味道必死。”别人惊问为何,他说苏味道看了我的评注肯定会羞死的。他还说屈原和宋玉只配给自己打下手。还说过:“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自己的书法超过王羲之,本人表示很无语。楼主顺带想到,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练字,写干了十八大缸水,不知道杜审言让杜甫练字写干了多少缸?这样看来杜甫的字应该写得很好。最夸张的是,杜审言病得快要死了的时候,宋之问等朋友来探病,杜审言说:“你们真是命苦啊,我活着就一直压你们一头。现在我快要死了,你们终于有出头之日了。”不知道宋之问等人听着作何感想。
所以,我相信杜甫从爷爷那里遗传下来的,应该不是自卑,而是自傲的基因。他在诗里曾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这里面有多少底气在侧漏啊。还是在那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他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这里面既没有自卑,也没有自傲,而是自信和自豪,对自己的评价恰如其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杜甫的傲骨,就藏在这首《望岳》的尾联里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和杜甫的区别,一直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楼主觉得其实他俩的区别很简单,就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人。当看到杜甫写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你妈妈应该会说:“孩子,你看看邻居家的杜哥哥是怎么认真学习的,好好学着点儿!”而当看到李白写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时候,你妈妈只能叫一句:“孩子,快出来看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