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13 14: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4、实施程序
其一,与等待对象共同商订进步时间表,让学生既有奋斗的目标,又有较宽裕的努力时间。有些后进生失去学习信心后,学习上没有明确目标,做天和尚撞天钟。而一旦老师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后,他们可能心血来潮,将目标订得过大,而且要求自己在短期内做到。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这样做很可能造成新的失败感。因此,教师要指导后进生制订既有一定挑战性又有一定可行性的计划。
其二,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速度,少步子,多台阶。在这一点上,坚持“逐步接近原理”也许是合理的,即每次学习都只有一个“量力而行”的“增量”,如上次只解了两道数学题,这次增加1道,或不增加题数,而把解题质量提高一些,这样倒可能逐步接近学习目标。否则,每次大幅度增加学习任务,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当然,这里的关键是量力而行,如果确实大有潜力,一次可增加大量任务,甚至翻几番,何乐而不为?
其三,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等待对象,允许他们“自考”(自己命题考自己)或“加考”(考试过后,不满意自己考场发挥的学生,可请求追加考试。哪次考试成绩好就将那次逐步向周老师讲述了她的身世:“生父嫌我是个女孩,经常毒打我的妈妈,有次他竟然想用被子蒙死我。在我8个月大的时候,他离家出走,至今我不知他是什么模样。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改嫁。重组的家庭更是矛盾重重。”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国庆节休假后的第一天,从不流泪的王悦,突然泪流满面地冲进办公室,抱着周老师泣不成声。周老师搂着王悦,从她断断续续的诉说中,知道她的继父与母亲的关系即将崩溃了,在一场吵架与殴斗中,双双倒在血泊中,继父被送医院,母亲已被拘留……要强的王悦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两天两夜滴水未进,四处寻找着母亲。当一切被证实时,王悦的精神支柱倒塌了,处于无助和绝望中……
看着这位失魂落魄的学生,周老师心如刀绞:可怜的孩子, 老师虽不是你的父母,但我们会为你分担忧愁。
失去了家庭的王悦从此住进了周老师家。为了让她迅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周老师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转移到了王悦身上,除了给她做饭,还陪她聊天、串门、看电视------周老师甚至顾不上照顾自己患病的孩子,但看到王悦脸上偶尔露出的笑容,她心中有说不出的愉悦。
亲情是无法割断的。一连几天没有母亲的消息,王悦越来越担心母亲的安危。有时她从梦中醒来,抱着周老师失声痛哭:“我想妈妈。”残酷的打击使向来坚强的王悦变得脆弱。于是,周老师抽空去看守所探望王悦的母亲。由于看守所有特殊的规定,周老师未见到她的母亲,却被警察同情地告知:她妈妈很好,只是轻微的脑震荡------。周老师也请警察转告她的母亲,孩子很好。当周老师把消息告诉王悦时,她那布满愁云的眼睛亮了------
眼看这个家庭很快就会破裂,善良的周老师想千方百计挽救这个家庭。一天,她和另外一位老师去看在家养伤的王悦的继父。周老师她们十分真诚地劝慰他:看在孩子叫你八年爸爸的份上,大事化小吧……,听了周老师等一席话,王悦继父的怒气渐渐平息了,并感动地说,谢谢老师的好意,我不想起诉孩子她妈了------。老师们心头一热:也许孩子还有一个家!
在事发的最初几天里,王悦怕同学耻笑,常捏着长辫,紧盯地上走进教室。后来,她发现同学不仅没有笑她,而且对她表现出极大的同情,情绪也就慢慢地稳定了。她对班级的热情又开始显露出来。
去年冬季的一天,北风呼啸,已是晚上六点多钟,还不见王悦回家,周老师非常焦急,四处寻找。突然,王悦孤单的身影出现了。一问才知道,她和几位同学一起出黑板报,她见天黑了,要别人先回去,自己一个人干完了才回家。听着她的叙说,周老师高兴极了:多好的孩子,自己在困境中仍然先想到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