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15 17: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问卷
1、您认为在城区内建设地下人行通道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行人交通安全等问题是否合适?
A、合适
2、如果您认为可在城区内建设地下人行通道,那么在以下哪些路段建设较为合适?(多选)
A、青年路与烈山大道交叉口(大润发附近)
B、舜井大道与解放路交叉口(电信营业总部附近)
C、沿河大道与解放路交叉口(水西门转盘)
F、解放西路与擂鼓墩大道交叉口(南郊转盘)
3、以下哪些方式您认为可以有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多选)
A、大力发展立体交通,提高红绿灯智能管理水平。
B、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C、采取私车出行限制措施。
D、改善停车系统,在关键地段设置停车场。
E、加强道路规划建设。
4、关于城市治拥治堵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建议
1、加大监督管理制度是根本,很多的规则虽然都有立定,但是执行的并不力,从而导致部分市民无视那些规则,能把严惩机制实施下去才是根本。比如有专用道,但非机动车辆普遍不走专用道,因为根本没人会因此受到惩罚,红绿灯处的非机动车辆等灯车道也一样没有人使用。一直以来都只有汽车受到严格监管,但忽略了非机动车辆。包括现在新兴的电动汽车,到底应该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也需要明确的规范。
2、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交通违法行为投诉平台,鼓励市民可以不用实名制来通过平台,随时拍摄上传在马路上遇见的各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鼓励那些车上有行车记录仪的市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把这种有力的证据视屏上传到平台,从而使交管部门可以更多面性的监管。
3、因城市的发展太迅速,车辆增长速度极速增长,导致老城区有很多市民生活娱乐的片区停车位极度
的缺乏,所以相关部门考虑将城区内所有的公共停车位进行规范的管理,请相关部门关注一下,有很多的公共区域的停车位并不属于各家门店的,但是有非常多的商家门店将自己门前的空位用车位锁锁上,或者用障碍物将其占据不允许市民正常停车。首先是要将这些属于公共停车位的使用权收回来,然后再进行统一管理,杜绝以前弊端多多的人工管理,建议参考某些城市实施的智能管理,自动计费,自助缴费,这样对管理人员和车主来说都最好,避免不必要的讨价还价和矛盾。
4、重点对各学校放学时间门前的交通进行规范管理,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家长们的停车困难,也至少要要严格规范车辆占道的情况,路的两侧分别只能占用一个道的车位,不能叠加停车,对市民的正常行车造成阻碍。为保障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学生们的安全,学校门前道路应该进行更加明确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划分,如果管控困难,有必要利用围栏强制划分。
5、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一些交通情况良好的城市,都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了那么高的全民素养的。成为一个交通环境良好的城市,不是仅仅依靠各项文字规范就可以的,需要相关部门下大力并能长期坚持下去的管理,如果管制一段时间又放松,那么市民也会因此放松,整体素养和环境永远都无法提高。当强度的管理形成了一个长久甚至永久性的机制,并且惩罚机制被真正的执行下去了,我想,市民的素养和城市的环境不可能得不到提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