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乡村九哥

    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68、智者寿,仁者寿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智慧小语:《黄帝内经》上提出:“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若想长寿,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淡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69、郭伋(jí)亭候
    汉朝郭伋,是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到并拜州(今山西省)做刺史,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
      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拜见他,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可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孩子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进城来。
      当天,那些孩子们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帝刘秀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
      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智慧小语:诚信是一生的功课。真正做到童叟无欺,这个人的诚信就是做到了极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70、五不祥
    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寡人听说,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是不吉祥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孔子回答道:“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是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却不在其中。损人以利己,是自身的不祥;遗弃老人而只顾孩子,是家庭的不祥;舍弃贤明之人却任用不肖之徒,是一国的不祥;年老智慧者不愿意教导,而年轻的人又不肯好学,是风俗的不祥;有才德之人隐退起来,没有智慧与德能的愚昧之人却来掌握大权,这是天下的不祥。”
      
      智慧小语:祥与不祥,并非在外去追求一些事相,而是真正的从源头上入手,去培植吉祥的因,从而避免不祥的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才能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得到真正的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71、讳疾忌医
    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智慧小语: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72、名利是什么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南方有只鸟,名叫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看着它大喝一声:'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又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呢。”
    智慧小语:在胸怀大志的庄子眼里,名利富贵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罢了。庄子有着大智慧,幽默、辛辣、不羁,他永远不会教我们解决问题的小技巧,教给我们的是气魄和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73、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竟然射中了,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智慧小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74、心无挂碍
    古时有位将军,骁(xiāo)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快,又把杯子捧住。当时不觉竟吓出一身汗。事后他想:为什么我平时身经百战,刀、枪都不怕,竟为了这个杯子而吓出一身汗?他一直在心里自问:为什么?
      忽然有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动──这都是因为“贪爱”,有这份贪爱,就会有恐惧!于是他毅然把手中最爱的杯子重重地摔破了。当下觉得一身轻松,不必再为了这个杯子的圆缺而挂心了。
    智慧小语:心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何苦让物欲束缚心灵的脚步。有时拥有不一定带来快乐,放下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朵云时,却已在无意间收获了整片晴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75、哭婆与笑婆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晴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他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
      说完,老婆婆又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智慧小语:换位思考,就是在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当遇到让自己伤心的人,难过的事,走不过去的境遇的时候,除了交给时间慢慢变淡之外,还可以学着换位思考。这样,微笑就是最好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76、郑人买履
    这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郑国人,想为自己买一双新鞋子。去集市之前,这个人预先找来一小段绳子,用它比着自己的脚量好长短尺寸,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出门了。谁知走得匆忙,量好的尺码却忘在家里没有带着。
      郑国人来到集市,直奔卖鞋的店铺,他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精挑细选了一番,终于看好了一双中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连忙对鞋铺的老板说:“对不起,我把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取来尺码再买吧。”说完,转身就往家里跑。眼看天色不早,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但是,鞋铺打烊了,鞋子没买成。
      郑国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邻居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邻居听了问道:“你买鞋时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只相信我自己亲自量好的尺码,不相信我的脚。”
    智慧小语: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遵循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个处事灵活而内心中正的人,应当破除偏执,遇事思虑周详,拿捏有度,该坚守尺度的时候,便要有择善固执的精神,该随机应变的时候,也要有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此方能处事圆融,自在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77、铁棒磨针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智慧小语: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史,往往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勤奋过人。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那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汗水,但那2%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8%的汗水都要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