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乡村九哥

    《弟子规 》易解及故事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易解】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故事】曾子自省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总是对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这一天到底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了什么没有意义的事情,做错事情了吗?给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要学习的东西是不是都掌握了吗?他的这种勤于反思、时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今天,我们也要继续发扬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不仅自己的事情,就是见到别人做事时,也要留心学习观察,处处总结。

      【故事】胸怀大志

      宗悫①是南北朝时期人,年轻时很不得志,而他的同乡虞业有权有势,特别富有。每当虞业宴请客人的时候,总是几十道菜,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然而,他招待宗悫时,只给他吃用有秕②子的杂粮煮的饭。但宗悫只是照样吃饭,从不因为饭菜差而发脾气。他胸有大志,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太守,但他并不嫉恨虞业,反而认为虞业有才而让他做自己的部下。宗悫把过去受辱的事看得很开,具有宽厚的胸怀,真了不起!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注释】①悫:qùe。②秕:b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解】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身为国君登门求教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非常重视人才。他听说有位叫段干木的人很有才能,就亲自去拜访。他坐的马车刚到段家的小巷口,他就叫人把车停下来,一个人轻轻地走到门口,叩了叩大门。段干木不愿当官,听到门响,就从后门跑了。吃了闭门羹的魏文侯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段干木。他说:“此人才能卓越,又不追求权势,我怎能不敬重他呢?”话传到段干木的耳朵里,他非常感动。于是,他同意和魏文侯见面。第二次拜访时,段干木坐在一把破椅子上,就如何治理国家侃侃而谈。魏文侯则站在他的面前,毕恭毕敬地仔细听着。二人从烈日当空一直谈到夕阳西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易解】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君子忧道不忧贫

      【故事】阮咸①晒衣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当时有个风俗,就是每年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打开,把箱子中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晾晒。据说这样衣服不会被虫子咬。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在晒衣服,阮咸把自己的衣服也晾出来,这些人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注释】①咸:xiá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欲令智迷利令智昏

      现在社会上讲究奢靡和豪华的现象比较严重,已经或多或少地侵蚀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有一个孩子,父亲开计程车送他到幼儿园,孩子遇到他的同学,同学便问道:“那个开车的人是谁?”孩子说:“是我们家的司机。”这个父亲送到后没有马上走,刚好听到这两个孩子的对话。父亲警觉到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好虚荣,都在攀比,这个环境相当危险,所以第二天给他办了转学手续。
      还有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明天不用去学校接我了,因为你开的那个烂车,我很丢脸,别的同学父亲开的都是名牌轿车。”父母听了非常难过。
      我们从这些事例要引起警觉,“贪婪是万恶之首”,小小的年纪就懂得追求物质的虚荣和享乐,长大之后,贪欲还会无止境增长,犹如无底深渊,他的这个欲望如何能填满?所谓“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明智的父母一定要防微杜渐,把孩子不健康的思想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要慎于始。又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是持家本,勤是治富根”,从小要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勤俭治家的好榜样,这样就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样孩子就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五、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易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五、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易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魏征直谏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比较兴盛的时期要数唐代的贞观年间了。这一段时期,边境安定,生产发展,文化发达,唐诗至今仍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最善于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但是有时由于大臣的言语过于尖锐,他也有十分生气的时候。有一次,太宗从外边回来往寝室里边走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长孙皇后问他在生谁的气,太宗气愤地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天天在朝廷上当面指责我的不是,还当面顶撞我,气死我了。”长孙皇后听到后,马上换上朝服,走到太宗面前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谏。”太宗听完后,怒气逐渐消了。正是由于魏征这样正直的大臣和长孙皇后的贤明,才有唐朝时期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被后人称为“贞观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望子成“龙”的代价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在出关之前,有一个官员走到他的面前,请教他一个问题: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比较老实孝顺,小的比较聪明,等我老了要依靠哪一个儿子?老子就拿出一把铜钱放在桌子上,对他的大儿子说:“你只要过去打你父亲一下,这些钱统统是你的。”他的大儿子比较老实,心想,怎么可以打父亲呢?死都不能这样做,所以怎么都不肯。接着,老子又跟那个比较聪明小儿子说:“你只要过去打你父亲一下,这些钱就是你的了。”这个小儿子马上过去打了父亲一下,然后很得意地把钱收了起来。老子就告诉这个官员,你应该依靠老大!后来果不其然,他的晚年是大儿子照顾的。这个官员去世后,官员的大儿子通知他的弟弟回来,但弟弟在外地做生意,只对送信的人说:“我来回需要很长时间,又要少赚很多钱。”最终也没给他父亲送终。
      现在许多父母把投资都放在孩子的功名上,孩子读书要读到足够高的学位,花了许多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到了国外以后再没有回来,父母自己花钱到国外去看儿子,结果儿子娶了外国老婆,你去住了一段时间,临走时,儿媳妇还会拿一张账单给你,请你买单……到那时候你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是你自己造成的。
      相反,学历比较低的孩子,很少有傲慢的,大多数比较谦虚,在家照顾父母。因为有的孩子书读得越多,可能就越傲慢、越自私;所以做父母的教育孩子,人生的努力方向很重要,不要自食其果,不要望子成龙,结果“龙”变“虫”!
      有这样一个故事:中国的一位母亲,生了四个儿子,在她的培养下,四个孩子都去了美国,并且发展得很不错。母亲想念儿子,打电话希望到美国定居,以便经常能够看到儿子、孙子。四个儿子商量着给母亲租了个房子住,并且轮流着来看母亲,一开始还有时间来看她,到后来四个兄弟都以为有另外的兄弟来照看,结果都没有来。这位母亲的邻居也是中国人,他们偶尔会拿一些方便食品过来给这位母亲吃。这位母亲在临终之前对邻居说:“我死了以后,麻烦你帮我火化,然后帮我把骨灰放在对面的超级市场屋顶上面。”那隔壁的邻居问:“为什么要放在那儿呢?”这位母亲说:“因为我那四个儿子过一段时间就会到超级市场买东西,我在那上边还可以看到他们啊!”这个故事叫做“超级市场屋顶上的骨灰”。这就是母亲的爱,永不舍弃,毫无怨言,母亲100岁,常怀80儿,至死不休。
      这位母亲把对儿子们的思念,带到另一个世界仍在延续,但她临终也不知道她的儿子为什么不来看她———是真的忙吗?
      我们从这些故事里面一定要吸取教训,今后把自己的子子孙孙往哪里带?《大学》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这是人生的目标。当我们重视的是道德,是德行,那么我们重视的这条路,可能会带动百年、千年以后的子孙,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迈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注释】①大学,即博学,广泛地大量地学习;明明德,使光明的德行显露出来;亲民,应为“新民”,就是使人自新;止,达到。至善,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易解】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