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随州市委2016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
一、全面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 1.提升思想政治的号召力,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主旋律。坚持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持续推进“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实施分类引导,广泛开展“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及炎帝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青年理论骨干培训班,提升青年理论素质。加强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 2.提升先进典型的带动力,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制高点。广泛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分层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职工大讲堂、法制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勤奋学习、深入实践,不断创新创造。大力开展“青年标兵”评选活动,深入发掘和宣传各类青年典型事迹,积极传递青春向上能量。 3.提升网络媒体的引导力,把握青少年思想引导主动权。加强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合作,拓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进军网络新媒体,强化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意识,全力提高网络新媒体工作的质量,进一步运用好新媒体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办法。推进新媒体工作体系建设,做大做强“青春随州”微博、微信,建好用好共青团网络工作队伍,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鲜明有力发声。加强新媒体运用考核,严格执行网络评论员和网络宣传员队伍管理制度,加大网络宣传业务技能培训和指导力度,推进新媒体运用市、县、乡全覆盖。 二、竭诚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4.关爱困难青少年群体。大力传播“微公益”、“人人公益”等现代公益理念,广泛筹集资金,深化实施希望工程,持续推进援建希望小学、希望教室、希望厨房、希望家园等系列工作项目。继续开展“十六助”贫困大学生工作,推动活动从物质资助向加强受助人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延伸。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团结民间公益组织,创新动员方式,优化青少年公益活动品牌。 5.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坚持竭诚服务青少年的生命线,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作用,构建科学的青少年维权组织化工作格局。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完善“面对面”的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倾听机制;大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四无社区”创建活动,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预防犯罪工作;加强12355服务台建设,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着力增强服务和维权能力。切实加强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围绕依法治市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组建一批普法青年志愿者队伍,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组织青少年参与共建法治社会实践。坚持发挥作为创新社会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着力探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推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预防和未保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三、全面加强团的基层基础工作 7.创新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以扩大有效覆盖、增强基层活力、加强阵地建设、持续支持基层为目标,巩固提升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区域化团建工作成果。巩固学校团建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全面活跃学校共青团工作。加强市直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团建工作。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与青年社会组织对接合作,大力开展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强化其自身发展能力。按照“平台+队伍+组织+项目”的模式,切实加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注重发挥平台的枢纽功能,将其打造成团组织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社会组织的载体,推动向标准化、规范化、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8.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推进从严治团,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宣讲会、培训会等形式,带领广大团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的思想,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贯彻始终。广泛开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分享、座谈交流、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团干部的培训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引导广大团干部准确把握青年工作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研究、分析问题、找准方法、提出对策,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团市委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9.深化团的外围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以团带队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随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见》,为少先队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持续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少先队学科建设,切实加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深化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理论研究。发挥青联和团属青年社团组织联络服务各类青年群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联系面、活动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拓展青年对外交往。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神农青年商会等青年协会、商会的建设,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
|